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现状及改进措施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论文 发布日期:2016-11-14 14:04 热度: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重要的社会主义理论,对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发展至关重要,高等教育要培养与时俱进的优秀人才就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水平提高上去,本文就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现状,以及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方法。

政治思想史

  《政治思想史》以批判性地继承中西政治思想传统中的合理因素,促进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转化和东西方文化的融合,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创新和政治文明建设为宗旨;主要刊发以下内容的学术论文:中西传统政治思想史研究、中西政治文化比较研究、当代西方政治哲学与政治思潮研究,以及社会主义思想史研究;同时也刊发相关主题的译文、评论、书评等。

  我国高校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主阵地和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然而,目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面临困境,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正遭遇新时代的挑战。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和地位。高校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既是社会主义实践的必然需求,也是高校教育与意识形态功能和作用之耦合的需求。

  在时代知识化、信息化和教育大众化的今天,高校已成为意识形态研究、创新的主要阵地,同时也成为不同阵营意识形态争夺的前沿阵地。然而,一个日益严重的倾向是,地方高校对马克思主义这一意识形态的灵魂的实际上是越来越忽视甚至轻视(与中央的高度重视形成鲜明而强烈的反差),如:对为数众多的高校对《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科[2008]5号)文件精神的不作为、不落实便是佐证。高校是否切实加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意识形态教育,不仅直接关系到能否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目标实现问题,更关系到意识形态安全乃至国家安全问题。唯有正视这一危机与挑战,唤起警觉,才能从容应对。

  一、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面临困境

  当今时代,国家安全增添了新内容,即意识形态安全,它已受到普遍重视,而高校是确保意识形态安全的主力军。但从目前来看,国内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面临的困境不但没有解决,反而因为上述政策没有得到落实而使高校马克思主义陷入更加尴尬的境况。主要表现在:其一,高校单一的经济指标化评价标准而矮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地位。高等教育社会化被歪曲为市场化,市场化又被极端化为金钱化。愈演愈烈的排名竞争使得很多高校一味追逐眼前的经济效益,高校蜕变为培养经济动物的工厂,而马克思主义等主要产生精神效益的学科逐渐被悬置化和边缘化。这也是2008年中宣部和教育部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的重要背景。中央对马克思主义的高度重视与地方高校管理者的极度轻视的紧张关系空前强化。

  其二,由于高校管理者指导思想上的不重视而导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缺乏组织支撑、缺乏基本的物质条件保障、进而教师队伍自我职业认同感弱化的现象空前严重。不能产生经济效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其它人文学科也如此)要想更好地发展,学校政策和制度的支持是基础,政策导向决定了其前途命运。目前,高校教师内部待遇和地位分化现象十分严重,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地位无疑是最低的,劳动(劳动量和劳动条件等)奴隶化和待遇民工化是较为普遍的现象,他们的劳动价值得不到应有的认可,积极性严重受挫。此种境况如任其自发蔓延,轻则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效果,重则因灌输错误的意识形态而贻害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培养。

  最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能力远不能适应和满足新时期大学生的需要。如今大学生知识信息来源丰富,知识而宽广,思维活跃,思想意识多样化、价值观念多元化,特别是受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侵蚀较深。同时,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队伍积极性和潜能得不到应有的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动力和探索精神匮乏。上述矛盾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与学双向都呈现出应付与形式化的态势。尤其令人担忧的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总体上处于低潮,正如有学者所深刻指出的那样,“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的出现,使得社会主义传统强项“革命”被弱化,而其缺少实践经验的弱项“建设”则被强化。这不仅意味着社会主义因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和经验不足丧失在世界上的主导地位,而且意味着社会主义原来占有的意识形态上的优势也在不断被削弱。[1]

  二、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依据

  教育是加强意识形态宣传教育的重要方式和途径。高校作为重要的思想文化阵地,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就会去占领。

  (一)意识形态:社会本体论视角

  以丹尼尔·贝尔、福山、亨廷顿等为代表的西方学者的冷战思维,提出了“意识形态终结”、“历史终结”或“文明冲突”等主张,企图通过揭露一些社会问题,一方面宣告意识形态已经衰微,历史已经终结,乌托邦已经破灭;另一方面又拼命地为自己所推崇的意识形态进行辩护,把历史终结点引向资本主义和西方的自由民主制度,其所谓的“终结”的实质无非为了论证资本主义自由民主有可能成为人类意识形态进步的终点。[2]实际上,不同制度的斗争正以一些新的存在形式表现出来,意识形态远没有真正走向终结,观念的历史也远没有真正走向终结。

  马克思、恩格斯对此也有专门的论述,任何统治阶级要实现自己的统治,都必须“作为思想的生产者进行统治,他们调节着自己时代的思想的生产和分配;而这就意味着他们的思想是一个时代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3]历史的终结只有当阶级斗争永远结束、全球无产阶级取得全球胜利之后才会到来,全球共产主义乌托邦才能实现,意识形态才会消失。当前社会主义国家加强意识形态安全建设,是社会现实的需要。#p#分页标题#e#

  (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优越性

  马克思主义既是知识体系,又是意识形态,是科学与价值的统一,其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及其指导思想或灵魂,有其自身的合理性和独特优越性。其一,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类创造历史的过程,也就是人类不断追寻意义的过程,是对终极理想的孜孜不倦的寻求过程,人们不能缺少这种追求。[4]马克思主义把人对终极关怀的渴望从虚幻的宗教信仰中返还到现实生活,把人从对外在的依赖中解救了出来,还原人的自由本质,更富有人性,同时也实现了信仰本身的超越性。因此,马克思主义体现人的超越性,彰显了人的自由主体性。

  其二,马克思主义建立在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基础上,是一种关于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大众实践运动的理论,前所未有地体现了一种实践批判精神,其功能和价值建立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们群众的实践之中,必将在实践中永葆自由精神和发展活力,因而马克思主义必将在长时期内指导社会主义的实践。

  其三,马克思主义直面现实、肩负艰巨的历史使命,具有强烈的实践性特征,在关注现实社会发展中体现自身的价值。陈先达教授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应该是哲学家们的“盛宴”,更不应该是哲学家个人的私语和独白。[5]马克思主义本来是开放的思想体系,只有在有利于解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时才真正发挥了价值,不仅在实践中发展自身的理论学说,也终将指导着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全过程。

  (三)意识形态与高校教育的功能特征

  教育活动不只是知识理论的简单传输过程,而在实质上教育本身就具有意识形态功能,通常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重要武器。梅耶认为,学校不是一面消极的镜子,而是一种积极的力量,一种给经济与社会形式及与这些形式紧密相连的意识形态以合法的力量。[6]教育是意识形态功能发挥的关键因素。

  从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与意识形态的功能互动来看,一方面,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具有意识形态功能。通过向受教育者施加意识形态的影响,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念体系,这一教育功能的发挥,既是进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过程,也是受教育者接受主流意识形态并用以指导社会实践的过程。另一方面,意识形态具有社会整合功能。意识形态的本质就在于实践性,而“教育”是意识形态发挥社会整合实践功能的必要途径。意识形态的社会整合作用是由意识形态的本质决定的,意识形态具有强烈的实践性,任何统治阶级要把意识形态付诸于实践,都需要动员全社会,号召整个社会成员的广泛参与,而这一目的通过意识形态的整合功能得以实现,而这一功能则必需通过教育或理论灌输的方式来实现。列宁为此指出,“现代社会主义意识,只有在深刻的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才能产生出来……社会主义意识是一种从外面灌输到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中去的东西,而不是一种从这个斗争中自发地产生出来的东西。”[7]当然灌输也讲究方法,在培养共产主义青年时,不是强行地灌输有关的政治价值观念,即“绝不是向他们灌输关于道德的各种美丽动听的言词和准则,”而是要在与资本主义艰苦斗争中体验到阶级斗争和阶级压迫的残酷性,而自愿主动接受先进理论的指导。

  三、高校教育与意识形态建设之耦合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高校已经成为各种意识形态集聚的地方,是培养人才具有主导意识形态的必夺之地。从世界范围来看,任何国家都是非常关注这块阵地,并通过法律和行政的手段将意识形态的教育限定在可控的范围。从特征或作用分析,高校教育与意识形态建设存在必然的关系。

  首先,从学校课程问题的角度,课程教育本质上是一个意识形态和政治问题。西方学者阿普尔首次开辟了关于学校课程与意识形态关系研究的路径,他集中关注学校问题和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关系,认为学校的潜在课程似乎是适合维持这个社会中统治阶级意识形态霸权的唯一形式,在阶级社会的“文化霸权”无孔不入。[8]阿普尔的课程意识形态理论,虽然是为了反对课程的意识形态化、反对文化霸权,而这正从反面论证了意识形态的客观现实性及其文化渗透性。进一步来讲,只要阶级差别和阶级斗争还在,我国高校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不仅是大势所趋,也是责无旁贷的。

  其次,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对于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先进的意识形态要靠教育、继承,并最终内化为受教育者的内在素质,而高等学校是现代社会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门机构,作为多元意识形态集聚的地方,是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主渠道。任何一个国家都普遍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青年学生形成符合国家意识的人的价值观中所起的关键作用。

  再次,意识形态理论在高校教育实践中具有认识论意义。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具有事实认识和价值认识两种形式,并且从人的实践和认识过程看,价值认识是对事实认识基础上而又较之更深刻更重要的认识层次,是事实认识过度到实践活动的中介环节,人类活动就是按照从实践到认识弄清“事物是什么”解决“真”的问题、以及从事实认识到价值认识弄清楚“客体应如何、主体应该怎么做”的问题的这样一个认识次序,最后通过实践价值目标,并从而检验价值认识及事实认识。这是一个循环往复、不断深化的过程。对意识形态理论的认知或评价,是人的社会化的客观需要,也是有目的地选择何种自我价值观的基本前提。高校作为重要的文化传播枢纽,加强对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培养学生关于各种意识形态的认识,形成对不同意识形态价值判断的能力,是认识活动的重要环节。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崭新的意识形态,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鲜明特征。通过教育学生学习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并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升华,用以指导人类社会实践,不仅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侯惠勤.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与当代中国[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2](美)丹尼尔.贝尔,张国清译.意识形态的终结——五十年代政治观念的衰微之考察[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孙正聿.哲学通论[M].辽宁:人民出版社,2003.

  [5]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现实的方式[J].中国社会科学,2008(6).

  [6][8](美)迈克尔·W·阿普尔.意识形态与课程[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文章标题: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现状及改进措施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aoyu/gaodeng/33986.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