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制度也在不断进行改革,国际著名教育改革理论专家哈维洛克(R.G.Havelock)认为,教育改革就是教育现状所发生的任何有意义的转变。本文是一篇核心期刊论文发表范文,文章题目是:是什么在改变着我们的课堂教学。
摘要:围绕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技术等教育因素,本文纵向分析了这些因素在不同的教育阶段所带来的教育及课堂教学的变化,引导教育者从“有意义变化”的角度观察课堂并改进课堂教学行为。
关键词: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技术,课堂教学
从“有意义的转变”来看,学校教育改革已经成为当下教育的常态。日本著名教育学者佐藤学认为,学校教育的改革是从日常的课堂教学实践开始的。即真正意义上的教育革命是从一间间教室里萌生出来的。但是由于教育的发展水平,即教育的规模、内容和方式都取决于教育所处的经济社会,因此,任何重大的、具有根本性的教育改革,不单纯是学校教育内部的自身改革,事实上学校教育内部“小改小革”的累积是不易形成教育“质变”的。由此可见,教育改革必然是一个系统的改革,而且是教育内部改革和教育外部改革相结合的变革。从某种意义上说,当今世界的教育改革是常态性的学校教育改革与重大的外部变革有机结合的结果。纵观人类社会的教育发展史,教育发展进程中具有震撼性的变革总与人类社会对教育的认识水平、教育所要传承的社会发展水平和技术进步密切相关。而且,在某一重要的转型发展阶段,总与其中的某一主导因素相关,即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技术等在改变着课堂。
一、教育思想的革新在改变课堂:
满足教育者的生命成长
教育思想是指人们对人类特有的教育活动现象的一种理解和认识。教育思想的类型包括教育理论、教育学说、教育思潮、教育经验、教育信念、教育信条、教育建议、教育主张、教育言论、教育理想等。
在人类教育史上,通过教育思想来影响教育实践而且具有极强指导意义的思想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教育思想。
(一)施教的对象:由少数人专享到全民享有。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思想,打破了贵族对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一般平民。为教会所垄断的西方教育,直到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以后,平民化、大众化教育才稍见倪端。被誉为世界“平民教育之父”的瑞士的菲思泰洛齐在欧洲首先推行“平民教育”。与此同时,伴随着西方手工作坊的蓬勃发展尤其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兴起,以“学徒制”为代表的近代西方职业教育也得到快速发展。尽管欧洲的平民教育思想的提出,比孔子晚了两千三百年多年,但东西方诸如孔子、菲思泰洛齐等的教育思想都是具有鲜明“旗帜性”的教育思想,主要解决的是教育权和受教育权的问题,带来的是办学体制的变革。后来的世界各国实施的具有强制性、公益性、普及性的“义务教育”甚至全免费教育,都是在“平民教育”思想的导引下实施的,从而使教育成为面向人人的“全民”教育。
(二)教学如何组织:个别化教育到适度规模化教学。现代意义上的学校教育首先产生在欧洲。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首创班级授课制,后来赫尔巴特、凯洛夫等最终完善了这一理论。班级授课制改变了传统教学的个别教学形式,其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开展“规模化”施教,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其缺点是以教师为主导,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同样,职业教育也由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传统学徒制向以职业学校班级授课制为代表的“现代学徒制”转变。尽管当下的课堂教学形式仍然以班级授课制为基本形式,但其内部的“隐形”的分层教学、分组合作等形式在弥补其不足。20世纪80年代,欧美发达国家普遍推行了一种改良的班级授课制教学组织形式――小班化教学。关于小班化,教育界直至现在为止也还没有一个确切的概念。据相关资料介绍,目前德国的班级规模与美国相似,平均为25个学生;英国20―25人;加拿大25―30人。目前,在数量上体现“小”,就是班额控制在30人以下。基于实习工位的限制,职业学校的课堂教学主张采用20―30人的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1]
(三)教学怎样展开:由教师为中心的“教”到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传统教育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教师中心地位的确立是有条件的:一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垄断。在人类知识累积的初始阶段,由于书写与记录工具的限制,知识信息的传承是通过“口口相传”来实现的,教师既是知识信息的载体,又是知识信息的发射源,二者的“合二为一”凸显了教师的主导地位。二是教师对教学的组织和调控。由于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班级授课制形式的确立进一步巩固了教师的中心地位。19世纪中期,随着人本主义理论在学术界崛起,人们对教师在教学中的中心地位提出质疑。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参考卢梭“以天性为师,而不以人为师”的教育理念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思想。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罗杰斯首次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并构建了最具代表性和最有影响的“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教学模式。当代中国的教育与世界教育一样,“以学生为中心”成为众多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更有研究者提出了以“师生互动为中心”的课堂,使得课堂的教学中心由单边“主体地位”的确认向双边的“师生互动”聚焦。目前我国职业学校更是提倡以“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笑起来”的“做中学,学中做”课堂教学模式。
二、课程及内容的更新在
改变课堂:回归学习者的生活世界
课程内容是教育(教学)的中介,其来源是人类实践。实践领域是知识、技术、方法、材料革故鼎新最活跃的地方,因而作为知识信息的载体,课程(教材)的改革一直是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从建国至今,中国的课程改革已经进入第八轮改革,课程改革的重点主要聚焦在课程的管理、结构和内容。
(一)教育课程的管理权限:由国家课程向校本课程下移。建国以来,中国教育的课程管理一直为由中央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至1999年,中国正式提出要建立新的基础课程教育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三级管理、开发体制,即在推广国家课程的同时,允许开发一定比例的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但有一点必须肯定,就是德育课程的开发与管理仍然由国家管控,地方以及学校不得随意改换其他德育课程。我国职业教育的课程管理出现了课程管理下移的趋势,国家大力倡导职业学校研制以“新知识、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等“四新”为内容的校本教材,以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内容与生产领域的技术需要的吻合度、关联度和有效性。[2] (二)课程体系的设计方式:由学科课程向综合课程转变。基于对“分类是科学的起点”的理解,目前世界各国仍然以学科知识为中心来建构教育的课程体系。也就是说,学科课程体系依旧是课程设计的基本形式和主要方式。由于学科课程是以知识为中心,远离了学生的经验背景而遭到指责。在杜威于20世纪初对以教师、课本、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三中心”批评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学生、经验、活动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新“三中心”。尤其是在科学社会化、社会科学化的进程中形成了“综合就是创造”的价值判断引领下,面向学生的生活情景,面向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生活领域,并以整合的方式组织综合课程成为课程发展的趋势。基于职业教育“单项技能和综合能力”培养规律,目前职业教育的课程设计普遍采用“行动导向”的模式,充分体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有效对接,促进专业理论与技能养成的知识整合。
(三)课程内容的组元方法:由必修向选必兼修转变。传统课程学习内容的学术化、专门化,造成学习内容难以简化和及时更新。在综合了美国巴格莱“要素主义”课程观、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论、德国教育学家瓦根舍因的“范例方式”课程论、苏联教育家赞科夫的“发展主义”课程论的基础上,现代课程论在课程内容的组元上既尊重代表人类文化遗产的最宝贵的共同因素,又注意到了生动的生活世界产生的鲜活知识,即新知识、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等的补充。必修与选修首先是课程内容组元,同时也是学生的学习方式,不仅适应了课程改革要实现师生教与学的方式转变的要求,而且真正体现了教育的相对封闭和绝对开放的教育本质。针对职业教育是专业定向教育,同时又要适应生产领域技术革新快的特点,职业教育课程内容通常在重视专业基础理论的同时,以“模块”选修的方式,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教育技术的创新在
改变课堂:拓展学习者的生成空间
审视教育的发展史,不难发现,一部教育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教育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历史,也是教育技术为教育最终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提供技术支撑的历史。
(一)教育信息承载技术的革新: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的转变。教育初始阶段,书写材料和工具的限制,阻碍了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的发展,信息的传播还难以突破地域的限制。随着纸的发明和印刷术的成熟,信息不再是停留在“人脑中的经验”而是走向“书面形式的文字”,这为教育的规模化发展提供了可能。《改良学校是可能的》中指出:“我相信,假如印刷术的发明者约翰・福斯特告诉大家说,他有一种方法,可以使一个人在一星期以内抄出的书比十个最快的抄写者用平常的方法在一年以内所抄的还多;抄出的书会更好;一切抄本从头到尾完全一般无二;校正过一份以后其余便都绝对不会出错,我相信他所遇到的情形也会一样。”书籍教材的使用,使得知识文化由过去的“隐性”的经验知识成为“显性”的课程知识。当然,目前职业学校的课堂教学更多的是,将口头语与教师的现场示范相结合,将工作过程程序化,形成行动步骤。
(二)教学内容呈现技术的革新:单一的口授向手写、视听信息传播的转变。“一支粉笔、一张嘴”是传统课堂教学最形象的写照。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新材料的发明,黑板已由过去的黑漆涂抹的木板、水泥板向水磨玻璃板、彩涂钢板、复合材料板发展,颜色也由黑板向绿板、白板发展。教学信息传播方式在“视”和“听”再次获得技术的革新,目前无声电影发明之前,幻灯技术已经作为教学内容呈现手段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应用。初期的话筒是“有线”话筒,教学者的课堂巡视教学受到了限制。随着无线传播技术的发明,特别是微型化、集成化、便携式扩音器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教学者的传播声音清晰度增强和传播范围随之扩大。直到1946年后以计算机为平台的对文字、数据、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多种媒体技术在不同类型的教育中以及不同的课程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教学信息化成为课堂教学的发展新趋势。尤其是在职业学校的课堂教学中,复杂的专业教学内容更是要借助多媒体技术来展示其运行过程,学生不仅可以“观察”到各种教学设备的内部构造,而且整体“感知”其构件的工作原理,从而促进了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的深度融合。[3]
(三)教学组织形式的技术革新:固定的教学时空向自由学习时空的转变。传统教育是在特定的时空内由教学者与学习者共同形成的特定的认知活动,但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教育者与学习者之间的教学“时空分离”。时空分离最初的表现形式是英国的“函授”教育。1840年英国人伊克・庇特曼把速记教程函寄给学生。1936年英国伦敦市郊的亚力山大宫,播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电视节目。“录音机”(以及后来发明的录音笔)使得课堂教学突破了“现场”的限制,授课者的教学录音不仅被大量储存而且可以反复学习。当下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引发和促进教育形态和教学结构发生“革命性”变革。信息化教学让在课堂学习中少数与班级其他同学不能同时跟进的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利用数字化的教学资源进行个体的反复自学,从而弥补自身知识的短板,确保学习者在后续学习中的同步。号称“开放性”的在线教育(慕课等)虽然能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社会共享,但并不能取代“知名”学校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拥有和研发能力。可以预见,未来的学习方式将是开放式的网络在线学习和优质学校教育资源相结合的教育,且在学校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将更多地采用教育信息化手段,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将得到进一步巩固,自主学习的权利将得到进一步增强。
综上所述,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育技术都是影响和改变课堂教学的因素,但是这些因素最终要回归课堂,回归课堂中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其中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关键。唯有从课堂教学层面的改革开始,才可能有新的课程创造、新的“学习共同体”创造。
由此可见,既然教育改革始于课堂教学,课堂也是教育改革最活跃的地方,也最终要归结和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因此。课堂教学的设计组织者和教学行为形成的重要一极――教师,要积极改进自身的教学行为,促进课堂教学行为和结果向“有意义的变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罗维亮.教育技术[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6.
[3]【日】佐藤学.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M].钟启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核心教育期刊推荐:《思想理论教育》是由中共上海市科技教育工作委员会主管,上海市科教系统思想理论教育研究会、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全国中文核心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