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校风是由学校领导集体的工作作风、教师的作风和学生的学风所构成,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校风有无形的精神力量,优良的校风成为学校师生自觉奋进的动力,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统领,切实加强校风建设,推动学校的繁荣与发展。
[关键词]校风领导作风心理环境情感气氛精神力量
中职教育是一种培养行业需求的中等实用型人才的教育。当前国家非常重视职业教育,这是我们的契机,也是挑战。一个中职学校的发展,必须坚持正确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要鲜明,要坚持“面向市场,培养实用型人才”为办学指导思想;以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文化知识、综合素质能力和专业特长为目标,坚持“以人立班,以班立校”的德育工作方向,突出专业特色,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要实现这些目标,就要经营好学校,就要重视校风建设,创建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这样才能不断增强办学实力,使学校不断发展壮大。
一、优良的校风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
校风是学校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它直接反映了学校领导、教职工、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何谓校风?通俗地讲就是一个学校的风气,是指一个学校广大教职员工在教学、科研等各种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稳定的、具有政治、道德意义,在学校乃至全社会得到普遍认可的行为倾向,其要素由学校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教师的教风和学生的学风所构成。能对人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心灵,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约束学生行为和习惯,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学校治学风格的形成具有深刻影响。
建设优良的校风是学校具有重大实际意义的问题。优良的校风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学校品位和格调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由于竞争激烈,许多中职学校面临招生困难,尽管学校不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开展宣传攻势,但却收效甚微。“酒香不怕巷子深”,如果一个学校具有良好的校风,在学生和家长当中具有良好的口碑,学生和家长的主动宣传将会给学校带来成倍的生源。反之,如果一个学校不重视校风的建设,即使招来许多学生,也会很快流失掉。
二、如何创建良好的校风
第一、学校领导集体的工作作风是形成优良校风的关键因素。
校风是由领导者和职工的工作作风,教师的教学作风,学生的学风所构成的。在学校中学生占绝对多数,学生学习风气的好坏,品德言行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校风的质量,学风最容易体现为校风,也就是校风建设的归宿。(1)校长是学校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以校长为首的领导集体的工作作风是形成优良校风的关键因素。校领导首先要做好教职工的表率,自律廉洁,言必行,行必果,展现在教职工面前的领导集体应该是团结奋进,一心为校的领导集体,在教职工当中有着良好的威信。如果校领导均高高在上,光说不做,势必引来教职工的效仿,进而形成一盘散沙的局面。例如,某中职学校校风不尽人意,校领导决心狠抓校风建设,实施值周制度,加大管理检查力度,然而方案公布之后,校领导没有带头参与和组织值周活动,致使值周制度流于形式,许多教职工在值周时间里只是签名了事,没有认真按值周要求去做。可想而知,这样的做法是不能使校风得到良好改变的。(2)教师是学校办学指导思想、教育方针、教育政策的执行者,他们对学生的接触是直接的、频繁的、潜移默化的,教师的治学态度、思维方式、行为准则、科研水平直接制约学生品德、言行和知识的积累以及才能的增长,教风对于学风的影响是直接的重要的,具有鲜明的导向性,起着关键的决定作用,是校风建设中的主导因素。作为校领导必须重视教师素质的培养,严抓教学质量和工作纪律。试想,一个经常上课迟到的老师如何教育学生守时?一个在课堂上对学生违纪现象视而不见的老师如何培养出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学生?以上可以看出:一所学校有好的领导,经过领导的倡导和培养,形成好的教风,依靠教师的精心培育,才能带动起优良的学风,进而形成优良的校风。
第二、校风建设要有具体的内容和奋斗目标。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各类中职学校必须树立育人为本、质量立校、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指导思想,创造一个优良的校园环境,形成热爱祖国、献身教育、开拓进取、团结协作、严谨求实、文明诚信的教书育人的风气。做有学问的人,不做无知的人;做有修养的人,不做低俗的人;做进步的人,不做倒退的人;做宽慈的人,不做尖酸的人;做高尚的人,不做鄙劣的人。遵循“胸怀祖国修身齐家平天下,放眼未来勤学苦练铸人生”的校训,对领导和职工的工作作风,教师的教风,学生学习的学风和校风都要提出明确的奋斗目标并以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来,成为教职工和学生共同努力的座右铭。如某校的工作作风:敬业、主动、团结、务实;教风:爱生、严谨、博学、创新;学风:勤奋、好学、善思、诚信;校风:勤学、苦练、进取、自强。
第三、 创建良好的校园心理环境。
校风是一所学校占主导地位的行为习惯和群体风尚。是一种独特的心理环境,它稳定而具有导向性。环境对人的活动的激发作用主要是通过客观的现实对人的心理影响以至于对行为的影响而产生的,这种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的环境因素,逐渐在人们的心理上转化为某种概念,这种以要领形式而存在于人们心理上的环境称为心理环境。如某校学习风气非常浓厚,每当早餐后不等打上课铃,学生们都纷纷进入教室提前拿出课本进行阅读,这种客观现实熏陶感染着周围所有的人,形成一种环境因素,逐渐在人们心理上转化为一种吃完早餐后就需要教室进行学习的概念,使人们在这种概念的驱使下习惯于这种学习方式即心理环境。校风就是体现为这样一种特定心理环境。学校可以通过各种活动及形式逐渐形成一些良好的校园心理环境,如利用第七节课时间组织各种兴趣小组活动和文体比赛活动,使学生养成下午放学后就去参加各种活动的习惯。
第四、培养集体风尚和行为习惯
校风具有育人、导向、约束、凝聚、陶冶、激励的德育功能,对学生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校风一旦形成便产生一种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形成共同行为的倾向。教育观念的更新、集体舆论的同化以及共同情感气氛的形成,则必然产生共同的行为方式,构成学校里一种新的带有普遍性且占主导地位的行为模式和风尚习惯,成为集体中绝大多数人的自我要求,集体也就成了教育主体。学校应特别注意培养集体风尚和行为习惯。教者,诲人不倦,呕心沥血,爱生严谨,博学创新;学者,学而不厌,精益求精,勤奋好学,诚信善思,这种强大的内聚力,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学生一批批的进来,在大的集体氛围中被潜移默化和熏陶,又一批批的成才走上工作岗位,时间流逝岁月更替,那种勤奋思奋、自强进取优良校风将一代代传下去。
第五,重视学校优良传统教育
校风是无形的精神力量,使人在集体中精神振奋,昂扬斗志,积极向上,努力拼搏,校风成为学校师生自觉奋进的动力。人的心理活动有定势规律。俗称的“先入为主”就是一种定势现象。根据这一规律,要使已经形成的校风在入学的新生中继续下去,就要做好迎新工作。学校优良传统的教育是迎新工作的重要一课。通过开学典礼、入学教育、各种展览、文体比赛、表演等,让新生直观地意识到新学校对自己有哪些要求,并且感到这是一所光荣的、值得骄傲的学校。这样就使他们从进校的第一天起了解新的校风,适应新的要求,抑制自己过去不合新校风言行,自觉奋进,积极向上。
三、 健全校风建设机制,促进中职学校发展
校风建设是办好学校、培养新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项重要基础工程。要以社会主义的荣辱观为统领,广泛开展以“知荣辱、树新风”为主题的道德实践活动,把社会主义的荣辱观渗透到课堂教学、学校管理、课外活动等各个环节,作为校风建设的主要内容,要统筹规划,处理好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的关系,制定阶段工作计划,采取重点突破与全面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健全机制,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形成校风建设工作合力,有步骤、有计划地组织实施。当然,我们还要认识到校风与社会文化的关系,校园是社会的敏感区,社会文化的变化都会涉及校园。在当前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新时期,各种形形色色的思想都在影响着学生。教育工作者在校风建设方面更要依据一定的教育目的,精心组织和管理。良好的校风,是一所学校宝贵的精神财富。要寓育人于教职工的思想言行之中,才能形成是最佳育人环境,达到最佳育人效果。良好校风形成是一个长期培养和点滴积累的过程,因此,要经常抓,反复抓,不断强化校风建设,才能不断促进中职学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