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党外代表人士情况调查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论文 发布日期:2012-05-11 09:34 热度:

  摘要: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是统一战线一项长期性、战略性、基础性的工作。我们对上海几所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情况和思想动态开展调研,掌握情况、分析原因、针对问题、研讨对策,进一步探索党外代表人士的成长规律,做好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
  关键词:高校,党外代表人士,成长环境,培养,选拔
  
  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是统一战线一项长期性、战略性、基础性的工作。根据党的十七大对统一战线工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发[2006]15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不断推进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新老交替和政治交接。今年5月,我们对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情况和思想动态开展调研,掌握情况、分析原因、针对问题、研讨对策,进一步探索党外代表人士的成长规律,做好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
  一、基本情况
  我们针对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东华大学等高校的127名党外代表人士作为本课题的调查对象,发放调查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27份,回收率达84.6%。调查结果显示:男83人、女44人,其中30-39有18人,14.2%,40-49有63人,49.6%,50-59有45人,35.4%;教授49人,38.6%,副教授57人,44.9%,讲师21人,16.5%;文科占29%,理科占36.2%,工科占33%,艺术体育1.8%;有实职安排的党外干部62人,一般的党外代表人士65人。问卷调查涉及不同高校、不同年龄、不同专业党外人士,覆盖面比较广。
  1、政治立场坚定,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理
  调查表明,新一代的党外代表人士政治立场坚定,他们关心国内外形势,对当前国内政治经济形势有客观的判断,他们头脑冷静,善于思考,对党的大政方针给予高度肯定,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理,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能够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2、对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正确的认识
  在问卷调查中,党外代表人士对党的统战理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历史都有一定的了解,其中“有点研究”和“非常清楚”共45%。84%认为政协委员在表达人民心声和利益上有一定作用。调查对象普遍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非常符合中国国情,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
  3、个人价值取向积极向上与多元
  调查者在有人动员你加入中国共产党时,选择“婉言谢绝”占64%,“考虑考虑”占31%。对于目前的职务安排“非常满意”和“满意”达76%。对“人的思想活动和价值取向”60%认为“多元化”,觉得个人的民主权利61%选择“应该是受到充分尊重”。对“加入民主党派或留在党外能够得到政治上好处”不能的占48%,说不清楚的占49%。调查表明,党外代表人士对重大问题的选择,对改革开放后出现的社会思想多元化的现象表现出很大的包容性和异同性,体现出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在多党合作事业方面的政治把握度。
  4、对党委和统战部作用的认同感强
  问卷调查对象对自己政治成长过程中,认为统战部的作用“很大”44%,“一般”45%。党外代表人士认为有组织的政治学习是对我党的方针政策的最佳途径,82%认为政治学习对其有作用。党派团体都能定期和不定期举行政治学习,根据文字材料学习、举办专题讲座、开展社会考察与实践活动等是党派团体开展集体政治学习活动的方式。党外人士中开展的政治引导工作的现状,“满意”74%,“不太满意”22%,说明这一群体对党的方针政策的拥护,对党的主张的认同。
  二、存在的问题
  1、党外代表人士的成长环境不够完善
  问卷调查对象对自己政治成长过程中,认为所属单位的作用“一般”60%,认为统战部的作用“很大”44%,“一般”45%。对“决定加入民主党派或留在党外”认为偶然因素的占58%,早有准备的占36%,争取入党未果的占6%。可见,党外代表人士对所属单位的党组织期望很高,对个人的政治身份变化性大、可塑性强。
  工作压力大。对“现阶段工作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调查者认为是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改善工资待遇、提升工作地位和减轻工作负担。这几方面是导致目前压力大的主要原因,应引起党组织的重视和关心。
  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往往是教学科研的骨干力量,任务繁重,申报课题,开展讲座,同样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在本职工作外,开展社会服务,实现政治参与,难免存在时间上的冲突,不同程度地出现会议缺席、出勤率低等现象。我们应给予理解和谅解。
  2、党外代表人士在参政议政能力和政治参与的意识需加强
  对“认为当前党外人士的参政议政能力”一般、有待提高分别占59%、25%;对“自己政治参与的意识”表示一般的54%,强的39%。可见,党外代表人士参政议政的途径不够广泛、渠道还不够畅通,作为党的组织尽可能创设各种条件、营造宽松和谐的政治环境,使他们在参与民主监督的实践中,不断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民主监督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
  3、党外代表人士的培养选拔渠道不畅
  党外代表人士政治安排和实职安排的比例较低。调查对象“认为目前党外干部在干部队伍中的比例”较小占67%,一般28%,觉得党外干部较少,是因为“培养渠道不畅”和“注重选拔党内人才”两方面所造成的。的确,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绝对数量较大,然而得到政治安排和实职安排的比例则较低,政治参与渠道相对仍显欠缺。党外代表人士中综合素质好、社会责任感强,又有政治参与热情的党外人士愿望迫切。
  三、对策
  1、加强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培养重大在于选人、育人、用人。一是切实加强党外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把党外代表人士后备队伍建设工作纳入党的人才和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后备人选做到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在年龄上形成梯次。对后备名单实行动态管理。二是选拔和推荐更多优秀党外干部担任领导职务。积极举荐符合条件的党外干部担任实职,并处理好党外实职与党委的合作共事关系。三是加强党外人士信息化管理。加强党外人士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利用工作。
  2、加强党派团体的自身建设。注重加强党派团体的工作环境、领导才能、思想作风等方面的工作。注重培养业务水平高、政治素质好的党外代表人士,通过帮助他们加强自身学习、参加各种培训和社会实践锻炼等途径,提高他们自身的政治、思想和业务素质,更好地提高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民主监督的能力。
  3、加强党外人士的政治引导工作。抓好党外人士骨干力量、新成员培训工作、强化实践锻炼、增强党外人士对世情、国情、市情、校情的了解、强化理论武装,把握正确方向等方面加强政治引导。要求高校党委加强政治引导,通过发展和完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拓宽各种利益表达渠道,扩大有序政治参与,把合理诉求引入政治体制内,把尖锐意见消融于矛盾激化前。党委统战部门在维护统战成员的权利前提下,把党和政府的主张化为广大成员的共同意志、广泛共识和自觉行动,我们统战部门加强政策解读和宣传,以求同存异的独特方式做好政治引导。
  4、加强对党外干部成长环境的建设。当前,我们要按照法制化、规划化、程序化的要求,完善民主政治协商制度,健全民主监督机制,优化党外知识分子政治参与,不断完善政治文明。在以实职安排和挂职锻炼的培养方式有利于党外干部的成长以外,还要健全制度、加强培训、建章立制和大力支持。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6.7;
  【2】刘延东同志在第20次全国统战工作会上的工作报告,2007.7;
  【3】Internet文献:吴淞,《新一代党外代表人物培养选拔工作研究》,载www.czmm.org.cn
  【4】郭茜,《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培养选拔工作的思考》,载《实践与探索》-上海市科教党委系统统战工作研究文选第一辑,2008.1;
  【5】金勤明,《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培养选拔工作的探索》,载《实践与探索》-上海市科教党委系统统战工作研究文选第二辑,2009.4。

文章标题:高校党外代表人士情况调查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aoyu/gaodeng/11974.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