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惯用语特点
惯用语是口语中经常使用的语言,它短小精悍,结构比较固定,用少则两个字(吃香),多不过七个字(不管三七二十一)的短小形式表达着丰富的意义。它经历了历史的沉淀,历经了人们的不断地筛选,形成了一套特殊的语言符号。它体现着汉语言的特点,凝结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折射着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生活,表现出持久的生命力和强大的艺术感染力。正是因为这样,惯用语也就自然成为外国人汉语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
从结构上看,惯用语的结构大概可以分为并列结构(马马虎虎、大大咧咧)、偏正结构(呱呱叫、替罪羊)、动宾结构(碰钉子、吃哑巴亏)、主谓结构(板上钉钉、八字没一撇)
要从整体上把握惯用语的意思,不能从字面上理解。如:揭不开锅,并不是单纯指打不开锅盖,而是比喻家庭的贫困——生活首先要吃饭,吃饭就要用锅,每天不用锅了,也就没有饭吃了,当然就是日子过不下去了。再如:肥皂泡,字面意思就是用肥皂水吹得泡泡,但是泡泡是很容易就破掉的,所以用来比喻容易破灭的理想或打算。
与中国文化紧密相关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典型的要数饮食文化了,从饮食文化发展而来,形成了一种特殊的“酒桌文化”,在酒桌上解决问题、交流感情,由此,惯用语中自然也就少不了“吃”了。“吃不消”、“吃不了兜着走”、“吃香”、“吃小灶”、“吃不开”、“吃里爬外”等都反映了这种文化特色。
汉语中还有很多包含颜色的惯用语,它们体现着中国的色彩文化,反映着中国人的心理状态和审美取向。“崇黄尚红、轻黑忌白、喜红厌白
惯用语折射着中国的历史文化生活。惯用语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个缩影,从这些特别的语言符号的来源中我们可以窥视到其中的一二。
1、来源于历史故事:鸿门宴、黄粱梦、空城计、紧箍咒、白骨精、东郭先生等
2、来源于民间文艺:敲边鼓、、拿手戏、唱对台戏、唱双簧、、打退堂鼓等
3、来源于百姓生活:走后门、回老家、、枕头风、倒胃口、等
4、来源于动物名称:吹牛皮、狗腿子、马马虎虎、赶鸭子上架、驴唇不对马嘴、捅马蜂窝、替罪羊、等
此外,还有来源于商业贸易的,如“讲价钱”、“空头支票”、“翻老账”等;来源于医疗药品的,如“定心丸”、“气管炎”、“红眼病”、“换汤不换药”等,可以说是社会生活、文学体育、休闲娱乐无所不包。
惯用语中蕴含了如此深广的社会文化意义,外国人学起来自然有很大的困难,尤其在HSK考试中,这更是一个必须要攻克的难关。因为在HSK考试的听力部分以及阅读理解的第一部分都涉及到对惯用语的理解。即使不参加HSK考试,外国人如果想和中国人做进一步的交流,想融入中国人的生活中,想从更深层次上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学习理解惯用语都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适当地、有目的地、讲究方法地穿插惯用语的教学内容。
二、惯用语的教学法
对外汉语教师应如何进行惯用语的教学。
第一、 有选择地教授惯用语。
汉语言中的惯用语的数量很多,但我们不能把所有的惯用语都教授给学生,应选择那些生命力比较强的,应用比较广泛的,出现频率较高的,舍弃那些方言色彩比较浓的(走电、一忽儿、老鼻子、够份儿)、庸俗的(吃豆腐、粉头、小蜜)、缺乏时代感的(白军、红心、红宝书、红小鬼、串联)这些惯用语我们就没有必要教给学生,这是教师在讲授惯用语时要把好的第一道关。
第二、注意对所选的惯用语进行总结归类。
从来源的角度分,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历史故事型、动物名称型、百姓生活型、民间文艺型、医疗药品型、交通用语型等等,从词义的角度分,我们可以按正反意义将有关惯用语分为两大类,如看得上—看不上、划得上/合得上—划不来/不值得、瞧不起—瞧得起、顺便/顺道—特意等。
第三、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惯用语的意思。
外国学生在学习惯用语的过程中出现偏误的主要原因在于从字面意思理解词义,如炒鱿鱼,单纯地理解成一道菜;开夜车就是晚上开车……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整体意义上把握惯用语。如皮包骨,从只有皮包着骨头引申到没有肉,再到形容一个人很瘦;拼命,做一件事儿连命都可以不要,形容非常努力。
第四、讲授过程中适当地结合文化内容。
由于外籍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了解的程度不同,对异国文化的接受程度也不同。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适当穿插文化内容的讲解,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来讲解惯用语,
第五、创设情境,提供交际场所。
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设置情境,尽可能地提供语言环境,鼓励学生多说多用,纠正偏误。除了这种课堂语言环境,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提供社会环境,可以去超市,去广场让学生有机会接触真实的生活环境,进行“中外交流”,可以帮助学生对惯用语产生更深刻的理解。这样,相信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惯用语,这个散发着民族文化魅力的特殊的语言符号定会更加广泛地在世界传播,定会让更多的人了解汉语,了解中国并为之着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