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辅导论文开展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对促进生命教育的有效形式初探

所属栏目:成人教育论文 发布日期:2015-05-26 17:31 热度:

  心理辅导模式是体现某种心理辅导思想、目标定向、促进其心理辅导功能发挥的操作思路。 大学生中的心理问题多种多样,他们思想开放,知识面宽,但“浅阅读”现象严重,生命意识淡漠,缺乏对生命价值感和意义感的深度思考。本文是一篇心理辅导论文范文,题目为开展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对促进生命教育的有效形式初探。

  摘 要: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出现新问题新情况,面对新情况和需求量庞大的团体,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有效的心理健康干预和疏导方式。本文欲探讨通过团体心理辅导促进生命教育的有效形式。

  关键字:心理辅导论文范文,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生命教育,有效形式

  团体心理辅导寓趣味性和教育性相结合,适用于大学生积聚心理能量和人格成长,对未来大学校园构建科学的生命价值观有重要意义。学生存在个体的差异,导致自我调节能力不一致,如果这时进行心理辅导,可能对学生或者对于心理教师都是一种考验。团体心理咨询在传统的心理辅导与治疗中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具体来说:首先是影响广泛,它是一种多向沟通,对每一位受众来说,都存在多个影响源,不仅自己接受来自团体成员的帮助,也可以成为帮助其他成员的力量。可以多角度了解自己、洞察自己,成员间相互帮助,共同寻找问题、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其次,咨询效率高。通过团体辅导营造的场景学生更熟悉、更接近日常生活,实践的效果容易迁移到日常的生活学习中。

  1.大学生心理问题发生具有阶段性的特点

  激励预警机制,有计划有目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大程度的做好学生的引导工作,防止学生严重心理问题的发生。大一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放在对大学环境的适应,具体包括:如何面对理想中的大学和现实情况之间的差别;如何营造良好的人际交往氛围;如何寻找新的学习目标;如何正确面对网络成瘾问题等。大二学生的重点为:恋爱问题以及由恋爱问题导致的人际交往问题的解决;如何面对就业压力,如何调整择业心理等。

  2.开展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和治疗的关键因素

  2.1 提高心理健康教学师资队伍的质量

  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质量直接关系着教学质量。首先,招聘的教师应该是心理学专业人员,且具备心理咨询资格。其次,建立教师能力素质提高的激励机制,让心理教师在具备心理学知识的内在素养的同时,能科学合理的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方法来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第三,建立教学考评机制,有较为合理教学成果检验方法。第四,关注教师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

  2.2 合理安排学校课堂教学设计,将团体心理咨询技术合理应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中,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首先,选择恰当的主题和内容进行团体练习,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对主题内容进行的思考。其次,课堂教学进行过程中,应根据主题内容,结合团体心理咨询的技术、方式特点,设计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开展,如:团体讨论、练习、交流、行为训练、案例分析等,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第三,精心选择符合学生特点、有吸引力、参与性强的团体练习作为结束训练,有助于引导帮助学生更加准确深入地领悟课上所学的知识,做到学以致用。最后,学生的成果分享和点评。

  3.开展大学生团体治疗的有效形式

  团体心理治疗是指在团体情景中提供心理帮助的一种心理治疗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互动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节与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生活适应。团体心理治疗可以促进组员的心理成长。

  团体心理治疗由1~2名组长主持,根据组员问题的相似性组成治疗小组。团体的规模因参加者的问题性质不同而不等,少则3~5人,多则十几人,一般6~8人。通过几次或十几次的团体治疗,参加者就共同的问题进行讨论,相互交流探讨,彼此启发互动、支持鼓励,使组员观察、分析和了解自己的心理行为反应和他人的心理行为反应,从而改善情绪反应方式、人际关系等,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人格成长。

  4.开展大学生团体心理治疗的特点

  4.1 团体治疗影响广泛:每个组员不仅接受他人的帮助,也可以帮助其他组员;可同时看到多个组员对同一话题的不同反应,可从多角度认识自己认识事物。团体治疗中组员之间相互支持,集思广益,共同探寻问题的解决之道。

  4.2团体治疗疗效易巩固:团体治疗创造了一个类似真实的社会生活情境,为参加者提供了模拟的社交机会。组员在团体中的行为模式是他们在社会生活中行为的再现。

  5.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是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发展的需要

  在大部分学者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中,大多只反映了个体良好适应社会生活所应有的心理状态的一般要求。生存标准显然强调适应,而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真正的心理健康者,应该是内心世界极其丰富,精神生活无比充实,潜能得以发挥,人生价值能够完全体现的人。

  从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来看,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始于20世纪80代年,但长期以来,许多高校把为少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提供援助、支持、矫正、治疗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这远远不能满足绝大部分学生对心理健康的需求。发展性模式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要实现这一要求,就必须在高校开展发展性团体心理辅导。

  参考文献:

  [1]樊富珉.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2]贺芳.团体辅导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J].高校辅导员学刊,2009(3):44~48

  [3]于晓溪.试谈大学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的必要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8)

  心理辅导论文发表期刊推荐《教育科学研究》由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和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共同主管主办的综合性教育学术刊物。国际刊号:ISSN:1009-718X,国内刊号:cn:11-4573/D ,邮发代号: 2-769 。《教育科学研究》发表教育理论研究、教育政策评析、教育热点专论、教育问题调查、教育改革实验和国外教育动向等文章;稿件以反映教育现实和实践问题为主,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小问题深挖掘,低重心高质量。

文章标题:心理辅导论文开展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对促进生命教育的有效形式初探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aoyu/chengren/26911.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