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技术与公共文化服务“线上展”

所属栏目:智能科学技术论文 发布日期:2021-12-03 10:37 热度: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依托手机去享受文化服务已经成为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公共文化服务在“十三五”时期迈出了步伐,进入“十四五”高质量发展阶段,应向更高水平、更智慧的服务拓展。文化和旅游部部长胡和平在十九届五中全会面向文化和旅游系统的辅导培训中和2021年全国两会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文化和旅游系统要构建“一个工程”“七大体系”。“七大体系”之一就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其中明确要求“大力推进数字文化建设,建设国家公共文化云、智慧图书馆体系,实现公共文化服务走上云端、落入指尖”。

	VR技术与公共文化服务“线上展”

  一、“线上展”解读

  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后,全国多地的公共文化机构主动转变服务方式,积极推出线上服务,提倡“闭馆不闭服务”,有针对性、多样化的文化服务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线上展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然而面对众多的偏差理解,我们必须重申线上展并非简单地将作品拍图粘贴在网页上,线上展的受众也追求体验感。中国美协策展委员会和吴作人青年策展人专项基金会联合举办的2020“策展与未来”学术论坛活动中,线上展成为策展人热烈讨论的话题。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结合当前的国际形势,概述了当下的策展新时期新特点,他认为:“线上展览正在成为新的展览策划与传播方式。它营造了一种虚拟环境,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人们对视觉艺术感受、观赏和互动的方式。”受众的接受程度、体验感应该成为策展人关注的问题,策展工作不再仅仅聚焦于鲜活的艺术作品和艺术成果。在中国美术馆副研究馆员任哲看来,展览策划已经从艺术作品为中心,逐渐转变成以公众为中心。随手携带的一部手机就是一个展厅、一座建筑,几万甚至几百万人可以同时在线逛展览馆、云游故宫,和学者进行云端互动;两个展厅的两个直播间可以同时开设,同步互动,“空间”与“在场”被重新定义,艺术展览和展厅正在向更加广阔的社会空间延伸,线上展可以服务到更多的观众,它营造了“无边艺术馆”和“永不落幕的展览”。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讲师邱敏介绍了谷歌公司研发的“GoogleArts&Culture”,这款App可以通过自拍照片,帮大众找到最接近自己长相的肖像名画。“谷歌团队从70多个国家、1200多个艺术机构搜集艺术品,观众找到与自己比较相似的肖像画并阅读相关作品介绍,了解其作者以及作品创作年份和艺术收藏机构所在的城市,这是网络互动游戏带来的体验,是更为大众化的艺术教育与传播。”线上展让展览不再因为场地和时间局限告一段落。展览与技术、媒介、学科的多元素融合运用催生了无限可能。正如学者所说,“一个平行的世界正在形成,人工智能技术改变了展览的观看方式。”

  二、VR增强技术解读及运用案例

  VR(虚拟现实)越来越受到科技界、资本界、媒体界甚至学术界的关注。“十四五”国家公共文化园云技术升级中提到,通过VR增强技术,构建沉浸式的服务场景。这是对公共文化服务运用VR增强技术的概述。什么是VR增强技术?我们先百度,初步了解VR增强技术理论概念。VR,即VirtualReality,是一种能够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可以创建生成一种虚拟环境并让用户沉浸其中。《VR虚拟现实与AR增强现实的技术原理与商业应用》一书对VR有详细的解释。VR虚拟现实可以创建虚拟环境,它能够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逼真的三维动态视景,用户可以通过使用配套的装置将自己“投射”到这个设定好的虚拟环境中,并且可以自己操作、控制环境,这个虚拟环境可以让观众有视觉、听觉、触觉、运动、嗅觉、味觉等全方位的体验。VR通过隔绝式的音视频内容带来沉浸式体验,对显示画质要求较高。VR科技的研究发展给艺术展带来了更广阔的空间和实现的可能。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碎片化的时间使大家更喜欢通过互动和体验来接受公共文化服务,感受艺术作品和思考艺术理念,而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艺术的先锋性,启发艺术各种呈现方式的创新效应,为艺术创作和展示扩大场域。为了更直观地了解VR增强技术,下面研究当下比较普及的“VR看房”。“路上2小时,看房5分钟”,是买房者长期以来的真实写照。在商机的催生下,“手机VR看房”应需而生,迅速普及流行。何为VR看房?贝壳找房CEO彭永东认为,越来越多的房源都将用数字化串联,购房者会更加便捷。以数字化对房屋交易进行改造正在深化中,除了向行业开放的“楼盘字典”能遏制信息不透明、房源不真实等行业弊病外,不同于传统的图片和视频,VR看房可以呈现出房屋的三维结构、户型尺寸、内部装修等方面的细节信息,让购房者仿佛身临其境,在现场看房一样,避免了以前靠几张拍摄的图片想象的情况。VR看房实际效果如何?打开手机,下载贝壳找房客户端,选择南京某小区的一套房屋,点击图片,跟随箭头移动可以直观感受房屋的布局和装修风格,每一个房间、每一个细节都可以放大。据58同城、安居客发布的报告显示,广州、长沙、上海、苏州等一线及省会城市用户有强烈的线上看房需求。2021年1月,网络平台用户临感VR看房访问量占比大幅度提高,北京、太原、海口的临感VR看房访问量环比涨幅排名全国前三。可见在时间碎片的当今,VR看房更为高效便捷。

  三、“VR看展”探索

  当下,新技术和新模式的应用在公共文化服务这个行业比较落后,如果不能跟上5G万物互联的时代步伐,就会更加落后。2003年,中华艺术宫(原上海美术馆)举办的“全民抗非典,艺术献真情”申城画家网上专题展可以算作我国线上展的早期雏形,活动前期通过网络公开征集作品,展览期间观众可以通过官方网站观赏到作品。在互联网普及的当下,这样的模式显然已经跟不上时代了。我们明确发布和推送艺术作品不等同于线上展览。四川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教师王鹏杰认为,当下虽然很多美术馆、文化馆、博物馆积极推动举办线上展,但大多停留在实体展的网络翻版上,浅尝辄止,体验质量欠佳。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创图科技创始人李欣接受采访时表示,公共文化行业数字化建设目前是比较薄弱的,或者说是处于一个早期的阶段,它跟商业性的数字化建设相比还相差较远。那么符合时代发展,引入VR增强技术的“线上虚拟展”到底是什么?参照广州VR/AR公司的总结,线上虚拟展包括前期资料采集、展厅场景设计、界面功能实现三个部分。VR线上展可理解为基于VR虚拟现实、互联网和3D建模技术,将线下展厅和艺术字作品场景重构到线上,再通过渲染等方式添加图文信息和视频解说,最终进行PC/安卓等多端适配运行,后续只需要进行简单维护就可以了。说起来容易,但真正想要实现还是有一定难度的。2017年8月,南京市文联举行数字运用全媒体发布会,南京美术馆正式推出“VR虚拟技术看展”方式,成为南京市首家引入VR技术的美术馆。在南京美术馆呈现出360°无视觉死角的立体空间里,观众可以清晰地放大观看每一件展出作品,直观地将展厅的整体空间和展品尽收眼底。该观展方式将虚拟现实VR、AR等结合在一起,营造场景浸入式的观展氛围,将感官、视觉等全部调动起来,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视听体验。实践研究表明,跨媒介交互与信息、人与机器的互动、虚拟与现实的交叠,能带给观众全新的观展体验和领悟体验,在这样的全新形式催生下,艺术的传统表达形式也在全新的时间及空间概念中产生了许多新变化,启发人们对于当下社会与未来远景的深层次哲学思考。为了在数字美术馆艺术展陈中更好地运用VR虚拟技术,在中国文联的指导下,南京市文联与紫金山新闻客户端、南京艺术学院等单位合作,开展了“三馆一场”(数字美术馆、数字民俗馆、数字艺术馆、数字化剧场)建设,进行了VR虚拟技术在数字美术馆艺术展陈和数字剧场中运用的探索。VR+戏剧也是南京市文联探索的成功案例,南京市文联编创了数字剧场实验剧《把梦留住》,将VR技术运用到戏剧艺术中,使戏剧艺术真正打破了时间性和空间性,成为随时随地可供欣赏和消费的艺术品。降低了戏剧传播过程中成本的同时,也提高了利润。改变了传统戏剧辐射范围较窄的局限,做到了全球辐射,无差别辐射。2020年为防控疫情,各地公共文化场馆陆续停止开放,在国家相关文化部门的倡议下,各地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因地制宜,运用新媒体和虚拟现实技术将展览呈现在云端,向社会公众提供安全便捷的线上展。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的“归来”意大利返还中国流失文物展,故宫博物院举办的“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上海博物馆的“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辽宁省博物馆的“又见大唐”网上VR展,只须滑动屏幕,参观者就能像来到展厅一样,身临其境地享受一场场视觉盛宴。正如沈阳故宫博物院院长李声能所说:“经历了这次特殊情况,怎样将博物馆真正做成一个线上博物馆、智慧博物馆,确实值得我们认真思考。我们还要进一步完善、优化线上展览。希望通过新媒体和虚拟现实的表现手段,将博物馆延伸到千家万户,传播文化的魅力,满足公众‘刷馆’的心愿。”只有明确了自身的定位和现状,才能清楚未来该往哪个方向走,才能对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在“十三五”时期的进展和“十四五”时期的发展规划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再经过未来一段时间的探索实践,持续拓展艺术创作和展示的边界,我们在“VR看展”的道路上将会越来越成熟。

  《VR技术与公共文化服务“线上展”》来源:《参花(下)》,作者:万文星

文章标题:VR技术与公共文化服务“线上展”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dianxin/zhineng/47323.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