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是网络信息时代,未来的信息高速公路需要的是电子化、数字化的信息,从而也明确了二十一世纪图书馆发展的道路——信息化。
一、图书馆信息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图书馆信息化是传统图书馆走向现代图书馆的一个过程,是社会信息化的要求和组成部分。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资源的集散地,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是其最大的优势。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图书馆的信息化应当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资源的建设、信息资源的开发和服务等方面拥有自己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图书馆该怎样走信息化发展道路是一个现实而且严峻的问题。目前,我国已有1000多个信息中心,4万多个信息咨询机构。这些社会咨询服务业的兴起,使我们迫切地感到,传统图书馆如果想在信息社会中不被淘汰,就必须转变观念,走信息化发展的道路。从而也就要求图书馆把工作重心从原来的以信息资源提供服务为主转到信息咨询服务工作为主上来,使得图书馆在市场经济、信息产业相互渗透、竞争加剧的二十一世纪中,不再被动地向读者提供需要的信息,而是要帮助其明确信息需求,主动走出去推销经过深加工的信息产品,主动与一些机构联系,进行信息研究分析工作。还要树立起更适合目前信息时代所需要的服务观念,增加读者对图书馆的信任感,加强信息资源管理、开发,建立起本馆的信息系统,开发更多更好的信息产品。
二、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图书馆信息化应当以图书馆的资源、技术、网络优势为基础,制定图书馆信息化发展的具体规划,形成分层次的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网络。以数字图书馆建设为发展方向,贯彻整体规划、分布建设、需求牵引、标准统一、避免重复的指导思想,结合公共图书馆的实际,提高在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的整体信息服务能力。同时利用先进的管理思想改进图书馆管理,降低内部的交易成本和管理成本,降低图书馆与外部伙伴之间的信息传递成本,从而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效益。
图书馆信息化应当坚持开放、共享的原则,避免在网络环境下新的重复建设。强调资源共建共享,联合各系统、各单位的信息资源,开展信息资源的共享工作。图书馆的信息化不仅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资金的投入,更重要的是思想观念的信息化。否则,投入巨资建立的各个图书馆和单位的信息系统还是重复传统的工作流程和思路,只是工作手段更新而已,与其它信息系统不能做到互联互通,没有更多的信息的交换和资源共享,这样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肯定是失败的。这样的现象在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已经出现,每个图书馆在信息化建设中应当极力避免。
三、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三个阶段
图书馆信息化的三个阶段是:管理标准化阶段、资源数据化阶段和综合信息化阶段。
(一)管理标准化阶段
图书馆管理标准化阶段主要是指图书馆的管理水平较低,内部信息流动缓慢,需要改进经营管理手段以提高图书馆的生存能力和生存质量。与图书馆的管理标准化阶段相对应,图书馆的IT建设水平也较低。管理标准化阶段的图书馆的特征是:管理水平较低,服务效益额较小,IT应用水平较低,图书馆内部人员的IT知识不足,内部没有配备或较少配备IT设备,图书馆与外界的信息交流等成本较高。在这个阶段,如果把图书馆信息化目标设定为建立LIMS、KM或电子商务系统,则图书馆将面临诸多问题。所以,管理标准化阶段图书馆的信息化目标应该是建设初步的IT基础设施,并设立独立的IT部门,对图书馆员工进行初步的IT培训。采用的信息化手段主要是在图书馆内部重要部门引入一定的计算系统,同时建设一定的数据存储,确保图书馆重要数据的安全。
(二)资源数字化阶段
在资源数字化阶段,图书馆拥有了一定的市场服务效益,但地位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冲击;图书馆拥有了一定的IT架构;图书馆各部门内部已经完成了基础IT设施建设,部门内部已能够实现信息的及时、有效传递。但图书馆的不同部门之间信息传递不畅,形成了像生产、财务、人事、销售等信息孤岛。
资源数字化阶段的图书馆,其信息化目标应该是建立较完备的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图书馆内部局域网,促进图书馆内部的信息交流与信息传递。在管理信息化阶段,如果将图书馆的信息化目标设定为引入LIMS或CRM,则图书馆的一次性投入较大。如果引入大型信息化系统,就需要对图书馆内部员工、业务流程进行大幅度的调整,这样的调整成本可能会使图书馆面临很大的困难。
(三)综合信息化阶段
综合信息化阶段,图书馆内部的IT应用水平限于办公自动化,能够进行简单的服务咨询与情报预测。但是从图书馆的市场表现来看,图书馆在现有的市场上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峰,需要进一步开拓新的市场,或进一步在现有市场上巩固自身的竞争优势。从图书馆内部来看,图书馆的管理信息系统已经建设完成,同时图书馆内部的局域网系统已经有一定的建设。在这样的情况下,引入大型的信息化系统,才会对图书馆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一般而言,图书馆信息化基本要求应包括信息基础结构建设、信息资源建设、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几方面几个方面:
(一)信息基础结构建设
信息基础结构建设包括网络环境、硬件设施、软件平台及数据库等。
1、网络环境
现代数字图书馆本质上是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海量数据库及其应用。信息化的图书馆要建立主干为千兆、百兆到桌面的高速以太网以及双机热备份和负载均衡,确保图书馆内部网络的快速、稳定和高效。同时,图书馆网络还要与外网通过光纤直接相连,确保读者在图书馆内可以够快速地访问INTERNET和其他单位,实现包括图书馆网站服务、数据库检索、信息发布、数据镜像、系统备份等多项功能。网络操作系统应为当前的主流操作系统,如Windows,Unix或Linux等。
2、硬件设备
图书馆硬件设备主要包括数字图书馆专用服务器、路由器、防火墙和存储设备等。
数字图书馆服务器的组织与安排要考虑系统的安全性、可扩充性。U盘、CDROM、DVDROM、硬盘、硬盘阵列、光盘阵列以及NAS等是数字图书馆常见的存储设备。在图书馆信息化解决方案中数据的灾难备份及恢复也是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对图书馆信息化解决方案所需的硬件设备选型时,应参考第三方评测及推介机构在大量横向对比分析基础上的推荐结论和建议。设备选型应遵循适用与节俭原则。一个信息化图书馆建设投资的重点是在数字资源,将大量的资金用于购置昂贵的硬件设备是不合时宜的。
3、软件系统平台
完整的图书馆信息化解决方案软件系统平台包括制作系统、发布系统、应用平台等。制作系统实现将原始资料数字化,发布系统是将制作系统数字化后的数据发布到数字图书馆之中,供用户和读者使用。应用平台对于用户和读者来说是进入数字图书馆的一个入口,为用户和读者提供了使用界面,并将网站管理平台、全文检索系统、阅读器等集成在一起,提供用户和读者使用。网站管理系统应包括数据追加、网站维护、用户管理、流量监控等功能。
全文检索系统是数字图书馆系统必不可少的核心部分,数字图书馆的易用性很大程度上通过全文检索系统得以体现。一般全文检索系统提供了分类检索、标题检索、作者检索等检索功能。阅读器能给读者提供原出版物的信息,是读者见识数字图书馆“庐山真面目”的工具。由于技术积累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当前各家数字图书馆的阅读器差别很大。数字图书馆软件系统平台还必须考虑与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兼容问题,以及数字图书馆的易用性问题。
4、数据库
在选用或使用数据库时应考虑数据库的易维护性、易升级性、开放性、通用性和可靠性。虽然自行开发数据库价格便宜,但其维护、升级、通用性都很差,因而在图书馆信息化解决方案中应优先考虑选用性能/价格比较高的大型商用数据库,如Oracle、Sybase等。
5、备份系统
为了确保数据安全和运行效率,必须建立能提高网络应用性能、扩展性好、管理方便的存储备份系统,实现完整的数据管理和保护系统,确保数据安全。
(二)信息资源的建设
一个图书馆没有一定数量有价值的信息源,就不会有人需要你的服务,那么即使服务手段、服务设施再现代化,也是枉然。只有具备了合理、完善的信息源,才能更好地发展图书馆信息化道路。我们应当积极开展新型载体文献的收集和利用,有选择、有重点地开展信息源建设工作,并结合本地实情,广辟信息来源,把传统文献信息和网络电子信息有机结合,满足读者不断增长的文献需求,才符合信息社会的信息需求。
数据库资源是信息化图书馆的核心。通俗地讲,在图书馆信息化解决方案中如何选择性能价格比最高的数据库资源对于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成败至关重要。数据库资源应包括电子期刊、电子图书、年鉴、报纸、工具书、特种文献、统计数据库等等多种文献类型。
建设与地方社会和经济相关的各类资源库。各级图书馆重点考虑地方文献数据库、各馆特色馆藏资源数据库和当前社会和经济建设急需的资源数据库的建设。联合引进一定数量的、急需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尤其是国内有影响的中文信息资源库。建立资源分布的数据资源中心,通过购买使用许可证的方式为公共图书馆信息网络用户提供数字化信息资源。通过资源的共建共享、互惠互利原则进行资源的分布式建设,避免新的重复和浪费。在政府的补助下,实现“一馆付费、多馆共享、全民获益”的目的。
(三)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
1、图书馆自动化系统
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发展已走过了单用户、多用户、局域网、广域网等多个阶段,图书馆自动化的技术和管理模式都已比较成熟。因此,我们需要做的是如何进一步规范和简化工作流程,拓展面向读者的各类服务功能,强化系统的信息服务能力,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方式。图书馆自动化系统是信息化图书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解决方案中应考虑两个系统的接口和兼容问题,从而方便管理和维护,更方便读者使用。
2、电子阅览室的建设
电子阅览室是集互联网浏览及服务、数据库检索、光盘读物单机阅览、视频(音频)资料查询阅览、缩微资料阅览等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电子阅览中心和保存中心,为用户检索、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提供便利。
3、加强图书馆人力资源的信息素质教育
信息化图书馆人员既要有扎实的传统图书馆学知识,又要兼备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要花大力气培养一批能驾驭图书馆网络信息化开发、运行管理的专业人才,为传统图书馆的改造、信息化发展和网络化管理建设作好人员配置的充分准备。因此,信息素质培养是管理好、充实好现代图书馆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化图书馆人员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内容应包:(1)信息意识教育。建立对现代信息环境的正确认识。其次,还包括如何理解、选择、利用和处理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2)信息技术教育。具备迅速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的鉴别信息的真伪、创造性的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加强图书馆人员的信息素质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现代图书馆的信息生存教育。所以要求图书馆专业人员要不断提高对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技术认识,以达到能使大多数人胜任信息技术的操作技能,如熟练操作计算机,熟悉各种软、硬件设备,熟练信息的接收技术,掌握一定的信息制作技术,掌握防范计算机病毒等等,从而能轻松愉快地从信息网络中吸取信息、有效地创造和传播信息。
4、制度的建设
加强信息化建设同时,对相关的组织体系和制度建设也要建设到位。根据网络应用需求的不断改变,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院网络中心相关规定,制订可行的规章制度,并要注意防治病毒及其他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等。
综上所述,在信息社会中,图书馆必须打破传统,跟上现代化步伐,图书馆的信息化是一个必由之路和当务之急。在面向未来的今天,我们必须树立信息观念,建设信息源,进行信息开发、利用,进一步加强信息服务、信息咨询工作,并走向信息市场,进入信息网络,采用现代化技术,研究信息动态,培养具有协同思维方式、知识面广的信息人才,实现图书馆信息化。
参考文献:
1、朱红,论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深化,《国家图书馆学刊》,2003(2)
2、吴志荣,数字图书馆--从理论走向现实。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10)
3、张复元,知识经济与图书情报工作,图书馆学、信息科学、资料工作,
1999(2)
4、范晓鹏,关于我国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探讨,图书情报工作,2001(3)
5、景海燕,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学的发展,图书馆现代化1998(3):18-21
6、李明华,信息交流与现代图书馆系统,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2004(8)
搜论文知识网致力于为需要刊登论文的人士提供相关服务,提供迅速快捷的论文发表、写作指导等服务。具体发表流程为:客户咨询→确定合作,客户支付定金→文章发送并发表→客户接收录用通知,支付余款→杂志出版并寄送客户→客户确认收到。鸣网系学术网站,对所投稿件无稿酬支付,谢绝非学术类稿件的投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