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分析“十一五”陕西省测绘事业发展成效显著的基础上,根据地理国情监测的概念,提出地理国情监测的特点、任务和思考。
关键词:地理国情、地理国情监测、地理信息
我国测绘事业今后20年的发展思路已经明确为:“构建数字中国、监测地理国情,发展壮大产业、建设测绘强国”。地理国情监测作为一项日常的、长期的工作,是一项主动性、超前性的系统服务工程,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陕西省作为全国首个试点省份,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全面推进了地理国情监测工作,更好的为政府决策提供技术支持,本文结合陕西省“十一五”测绘事业取得的成绩,就地理国情监测的实践,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与思考。
1“十一五”陕西省测绘事业发展成效显著
“十一五”以来,陕西省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紧紧围绕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完善体制机制,推进测绘统一监管;加强基础测绘,推动数字陕西建设;强化成果应用,扩大测绘服务领域;加强科技创新,提升测绘保障能力,为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及时可靠的测绘保障服务。
1.1行业发展规模不断壮大
陕西省测绘工作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行业规模持续扩大,服务总值快速增长。5年来,陕西省测绘行业共完成测绘服务总值达56.6亿元。“十一五”末,测绘资质单位达到286家,分布在建设、水电、交通、地质、石油等19个行业,陕西省测绘专业技术人员从业人数达到9600人。
1.2地理信息资源更加丰富
“十一五”期间,陕西省各级政府基础测绘和专项测绘经费总投入约1.8亿元,在陕西省范围内布设GPSB、C级网点444点,更新陕西省二、三等水准路线1.8万千米。完成陕西省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建立了陕西省厘米级似大地水准面模型。完成约14万平方公里的航空摄影,占陕西省面积的67%;制作1:1万数字正射影像3871幅,覆盖陕西省47%的地域。完成1620幅1:1万矢量地形数据更新,占陕西省面积的19%,对省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进行更新和升级。完成数字西安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示范项目,开展了数字榆林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示范工程。完成西安、汉中、商洛和凤翔新农村建设测绘保障服务示范项目等。
1.3测绘保障能力稳步提升
建成陕西省测绘成果网络化分发服务系统,“十一五”累计向规划、交通、林业、环保、水利、国土、电力、铁路等行业和各级政府提供各种比例尺地形图成果4.5万张,各类数字测绘成果1.6万幅、各等级大地成果5000余点、航摄影像5.1万片、卫星影像1.5万平方公里。围绕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发展战略,初步建成陕西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主体框架,公众版陕西省地理信息服务平台电子地图已上线运行。制作《关中—天水经济区地图》、《西咸一体化三区一带布局图》等各类专题图千余幅(套);开发省长专用电子地图、陕西省公路路况信息服务系统等多项专题应用系统,为省委、省政府领导及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地理信息和技术支撑。建成陕西省应急地理信息平台、渭南市防汛预警指挥地理信息应急系统;配备了无人机航摄系统、快速影像处理系统、高速影像输出系统,累计制作各类应急救灾图件4000余幅,数据量达1200GB,为抢险救灾、灾情评估、灾害监测、灾后恢复重建、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第三次文物普查以及引汉济渭工程、西康等高速公路建设、陕北能源基地建设、泾惠渠灌区信息化建设等重点工程提供了测绘保障,确保了这些重大工程的顺利实施。
1.4测绘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加大测绘高新技术及关键技术成果引进和大型先进装备购置力度,科技创新基础支撑能力显著提升。积极引导测绘企事业单位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开展多方面、多层次产学研合作,建成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测绘人才培养基地、国家西部3S空间信息产业化基地、铁路工程数字仿真实验室,科技创新平台进一步健全。完成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测绘成果坐标转换等项目研究,21个项目获得各类奖项。
2.“十二五”期间陕西省地理国情监测的发展目标
在“十二五”期间,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将调动全省测绘行业资源,充分发挥现代测绘技术、信息资源和人才优势,在维护和更新现有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全省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动态变化信息的获取、分析和应用,向社会提供资源、生态环境等各类地理国情要素空间分布和动态变化信息服务。
首先,制定地理国情监测相关政策,落实测绘部门相关职能,理顺地理国情监测机制,加强与有关部门,特别是发展改革、资源环境、经济统计部门之间的合作,建立分工明确、统筹协调的工作机制和信息发布工作机制。研究制定地理国情信息分类和编码、监测技术规程、成果模式等标准规范,为全面开展地理国情监测工作奠定基础。
按照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和陕西省人民政府签署的《合作开展地理国情监测试点协议书》中确定的区域,全面推进地理国情监测工作。加强监测成果的统计分析,形成有分量、有影响的监测成果,为省委、省政府和有关方面提供权威、客观、准确的地理国情信息服务。
其次,加强与陕西省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合作,并与陕西省各地市测管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协调,建立应急测绘联动机制。进一步完善测绘应急预案,加强与各级政府应急预案的衔接。建立全省突发事件应急测绘服务装备调用与快速集结机制,完善测绘成果应急调用与提供机制,拓展测绘在应急保障中的应用范围,提高应急响应速度。
3.关于陕西省地理国情监测的思考
3.1进行地理国情监测的基本要求及作业流程
地理国情涵盖面广、综合性强,在作业过程中,不仅要实时和全面地反映地表特征与地理现状,还需客观与准确地反映出地表变化情况及其相互关系,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采集工作,同时完善工作流程,才能更好地为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2建立陕西省统一综合的地理国情监测组织保障体系和有效顺畅的工作机制
设置统一的具有管理性质的地理国情监测综合管理机构,负责对陕西省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做出决策,逐步实现从测绘部门为主的单一管理体制向政府和部门联动、条块结合的综合应急管理体制转变。
在现有条件下加快调整基础测绘工作内容,把地理国情监测作为基础测绘的重点任务,放在特别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与此同时,加强测绘部门与其他管理部门的协作,形成跨部门、跨地区、跨学科、多层次、分布式的协同管理职能和机制,将地理国情信息直接作为基础测绘成果由测绘部门适时发布,建立健全陕西省各级测绘部门既分工明确、又统筹协调的工作机制,为陕西省政府地理国情决策提供智力支撑。
3.3促进地理国情监测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
借助国家测绘局标准化研究所的平台优势,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地理国情监测标准体系,科学制定地理国情信息分类和编码、监测工艺和技术规程、产品体系与产品模式等标准规范,整合陕西省地理国情管理部门的分类信息资源,全天候运转监测网,以网络技术为纽带,积极推广应用3S技术,建设覆盖至陕西省的地理国情监测预警系统,充分应用数字化技术及网络技术,建设综合集成地理国情监测的信息资源平台。
3.4加强地理国情监测科技能力与科技队伍建设
通过科研体制改革和相关院校合作,进行课题制、首席专家负责制和科研经费预算等地理国情监测科技机构科研管理制度建设。鼓励科研与地方地理国情监测需要紧密结合,开展地理国情监测综合研究。鼓励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研发地理国情监测技术和装备,实现产业化。与管理部门合作,尝试推广先进的地理国情监测技术和管理方法,探索区域地理国情监测综合管理模式。参与重点地理国情监测工程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试验示范区建设等。
培养地理国情监测后备人才。一是在培养选拔高层次人才的基础上,大力培训一线工作的地理国情监测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改善基层技术人员的工作生活条件。通过科研项目、激励措施、分配制度、考核选拔等吸引和稳定人才队伍,培育有竞争力的研究群体,加强创新团队建设;二是逐步探索在我省高校中开办地理国情监测专业教育,培养一批覆盖陕西省、布局合理、满足地理国情监测要求的专业化人才,确保地理国情监测的顺利实施。
3.5多渠道增加对地理国情监测的科技投入和创新机制
将地理国情监测发展所需资金纳入每年科技经费预算,按照一定的使用比例,支持研究开发工作、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技术装备、参加国际交流等。并使地理国情监测科技投入的增长幅度不低于科技经费增长的总体水平。
可着手建立陕西省地理国情监测基金,吸收企业、社会团体、公民及海外人士对地理国情监测的捐赠,按比例将部分基金用于科技投入。用给予引导资金的方式,促进地方政府增加地理国情监测科技投入,引导技术开发机构与企业投资地理国情监测技术与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
建立高效、合理的地理国情监测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机制、科技投入机制、成果转化机制、政策激励机制与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研究,开展关键技术、共性技术联合攻关。加快科技成果在地理国情监测领域的推广应用。
3.6完善地理国情监测科技进步政策和普及力度
制定陕西省支撑地理国情监测办法与政策,增加科技投入,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科技人才培养选拔等方面给予支持。同时将地理国情监测科普知识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和工作计划,提高全民地理国情监测意识和能力,努力在陕西省大、中、小各级学校教育中适当引入地理国情监测课程及读物。
3.7加强省内外地理国情监测科技交流与合作
鼓励陕西省地理国情监测科研机构、管理部门开展国内外交流合作,获得先进的应用技术及管理经验,追踪最新技术。在跨省、跨区域的地理国情监测工程建设中,政府应积极协调,为项目实施提供帮助和保障。
4结束语
开展地理国情监测,是测绘工作更加着眼于“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民生”的重要体现,是地理信息在更高和更广层次的应用,是转变我国测绘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二者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准确掌握各种地理国情,为政府宏观调控、制定有关政策等提供有力依据,显得越来越重要。测绘工作的重心,必将历史性地向地理国情监测转移。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开展地理国情监测,满足政府决策、经济和社会发展、人民生活各方面的需求,提供可靠和权威的地理国情数据,是新时期测绘工作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徐德明:监测地理国情服务科学发展.[N]人民日报,2011-3-39
[2]陈晨:陕西将成全国首个地理国情监测试点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