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创新速度最快、通用性最广、渗透力最强的高技术之一,加快巍山县农村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高信息服务“三农”水平,把信息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农民收入增加、农业效益提升、农村面貌改观,是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农业论文投稿,农村,信息化,建设
近年来,巍山县实施了“数字乡村”工程、“金农”工程、“136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农业信息网等一系列信息化工程,有力地推进了农村信息化进程,缓解了农村信息滞后问题,但农村信息网络运用不充分,制约了农民有效获取市场信息,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技改造农业,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助推农业现代化产业升级,是巍山“三农”工作的一个重大问题。
一、巍山县农村信息化现状
巍山县辖4镇6乡、83个村(居)民委员会,总人口31.48万人。近年来,由于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农业及相关部门的努力,农村信息化建设得到快速发展。一是136农村移动信息富民工程深入实施,以移动通信网络建设为基础,农村“规模、迅捷、畅通、优惠”的信息网站建设覆盖全县各乡镇,移动信息服务机制不断健全完善。建立了79个村级服务站、21个基站、35个移动富民示范村,惠家网客户达66667户,通信客户达71706户。二是村级“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建设了6个乡级、10个村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全部配置了计算机并接通宽带网络,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98%以上。三是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逐步成为“政府政策信息的窗口、农民素质提升的学校”,全县有60个“电信模式”、35个“卫星模式”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四是农村互联网应用越来越被农民接受,家庭固定电话、手机、网吧上网的农民用户越来越多,2012年,全县固定电话用户1.99万户(含CDMA用户),移动电话用户12.35万户,其中移动用户11.5万户;上网用户4.45万户,手机上网用户3.74万户,其中农村用户分别为2.38万户、1.64万户。五是农业信息网建设取得成效,分别于2000年、2007年建成了巍山县农业信息网、数字乡村网,县级和各乡镇均有专项兼职信息员,网站已转载和发布信息22000余条,农村信息化网络体系基本建立。
二、农村信息化建设影响因素
1.思想认识不足
涉及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工信、农业等部门对加快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尚未认识到发展农业农村信息化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城乡统筹,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没有将其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2.农村信息网络运用不充分
农民利用信息能力不强,信息化意识比较淡薄,信息需求不强烈,直接限制了农民在信息化技术和知识方面的学习能力,也限制了农民理解信息、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农村实际工作的能力,部分农村网民不是从网络获取知识、获取致富信息而是沉迷于网络游戏和其他娱乐性项目。
3.信息化资源建设滞后
农业农村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还不够发达、实用性不高,农业信息网站的发布还没有做到与农村需求相结合,体现在为农业发展服务的应用方面开发不足;信息不全、专业性强的信息少,使一些农业信息对农民的生产经营不具有指导性。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所需的低成本、高质量的信息技术产品严重滞后,阻碍了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4.队伍建设与信息化建设有差距
农业农村信息化队伍人员数量少、业务素质低,多为兼职、且一人兼多职、人员经常变动。
三、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策略探讨
1.强化认识,整合资源
信息化缩短时空距离、降低时空成本、提高运行效率,是经济增长的“倍增器”、发展方式的“转换器”和产业升级的“助推器”,要高度重视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将其摆上议事日程。巍山创建高原特色生态农业示范县,要整合政府、农业企业、电信运营商等农业农村信息化资源,加快推进种植业、养殖业信息化,在发展优质稻、烤烟、油菜、核桃、畜禽、玉米制种、茶叶、水果、中药材种植中,依托农业专业合作组织,逐步推进土壤墒情气象监控系统、测土配方施肥系统、病虫害监测预报防控系统、养殖环境智能监控系统、饲料配方辅助决策系统、动物健康管理辅助决策系统和动物疫病诊断与预警辅助决策系统等信息技术的应用。
2.夯实基础,提升服务水平
进一步完善农村信息网络体系,探索市场化运营模式,保障信息平台稳健运营,扩大136农村移动信息富民工程、远程教育系统、互联网、电信网和广播电视网覆盖范围,争取成为国家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试点县。将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对优质信息的迫切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信息化让农民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提高对信息的利用能力和水平。各级各部门要拓展服务领域,更多地发布种养技术、扶贫开发、惠农补贴、权益维护等涉及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信息,更好地指导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发展;要突出个性服务,坚持贴近市场、贴近生产、贴近流通,按节令变化、农事进展提供信息服务,提升优势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要创新服务方式,通过手机短信、语音电话、互联网等多途径开展面向全县的农业科技咨询服务,使农民记得住、用得上;要扩充信息容量,将价值高、实用性强的信息整合发布。
3.完善机制,加强队伍建设
农村信息化是一项牵涉面广、技术性强的重大系统工程,各乡镇、各部门要加强协调,凝聚工作合力,进一步“围绕农村做市场、围绕农业做政务、围绕农民做服务”,构建“输血”转向“造血”的长效运行机制,让信息服务“三农”工作呈现出全方位、多层次推进的态势。要认真落实县、乡、村级以及龙头企业、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专业合作组织等的专兼职信息工作人员,保障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有相应的机构运行、有相应的人员履职。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学习培训活动,提高各级各类信息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提升农业农村信息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