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放在突出地位,引起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各行业对自身角色的重新思考。风景园林学作为人居环境科学的支撑学科,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根本任务,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优秀旗手。为理清人们对“生态文明”的认识,端正风景园林从业人员的发展方向,增强风景园林师们为“生态文明”做贡献的自豪感与责任感,论述了从什么是“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的风景园林途径等以及风景园林的关键性作用。
关键词 湖北农业科学期刊,生态文明,风景园林,人与自然,生态设计
1.什么是“生态文明”
学术界对于“生态文明”的定义有很多,各自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笔者阅读各家观点后总结出:“生态文明”是一种以环境和资源承载力为基础、遵循自然生态法则、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以绿色科技和生态生产为重要手段,以人、自然、社会的共生共荣作为人类认知决策行为实践的理论指南,以人对自然的自觉关怀和强烈的道德感、自觉的使命感为其内在约束机制,依靠社会强有力的物质、制度保障,以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永续发展、全面繁荣为理想目标的全新文明形态[1][2][3]。
“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最高阶段。“生态文明”社会的目标是文明、高效、和谐、发展、可持续。建设“生态文明”,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污染控制、生态修复,而是要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观念和生活模式,使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20 世纪60 年代开始,生态危机逐渐成为全球性问题,人们开始对传统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主导下的工业革命进行批判与反思,寻求新的发展模式。从《寂静的春天》《增长的极限》所引发的环境运动,到1972 年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探讨如何能在不破坏环境的状态下实现可持续发展;20 世纪80 年代崛起的“生态经济学”开始对工业文明的经济增长方式进行革命性的反思,到1987 年、1992 年联合国围绕可持续发展分别发布与制定《我们共同的未来》和《二十一世纪议程》,生态文明逐渐成为全球共识。1995 年《生态民主》中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 (Ecological Civilization)这一概念[4]。
2.“生态文明”背景下的风景园林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价值观念、空间格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发展格局的全方位变革和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融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全过程: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展循环经济、绿色产业、低碳技术,以及提高管理水平。
2.1“生态文明”之路任重而道远
“未来的城市是新桃源城市,或新田园城市。确切地讲是低碳或零碳的城市,是生产性的城市,更是节约型的绿色城市。雨水不再通过市政管道排出,而是被留在城市的鱼塘中或补充地下水;街道上的绿地里长满庄稼和果树,不再是只开花不结果的园林花木;稻谷和高粱在社区和学校的绿地中生长、成熟,在成熟的季节里,鸟兽和人类共同在那里收获并欢庆丰收;建筑由会光合作用的表皮构成,屋顶是养育池,不但保温节能,而且生产食物;城市地下室是巨大的蘑菇工厂,繁育最富营养和健康的蘑菇”[5]。这是目前中国景观生态主义的旗手俞孔坚教授对未来生态城市的畅想。
但当前中国的城市发展现状是:城市建设区迅速增长,无边蔓延,大量农田被侵蚀,山林被砍伐,自然状态的绿地不断被蚕食,河流被填埋,河道被渠化,地下水位下降、水量平衡失调,洪水发生频次倍增。城市化之后的绿地已经完全被人工化,被城市道路割裂,或形成条条框框、边边角角里的公园绿地,或被围合起来形成住宅私家绿地、工商业单位的附属绿地。公园作为城市绿地里最大的公共资源,只能局部具备生态功能,与水系的交换、物种迁徙的路径都已经被切断,渐渐成为人工次生态的孤岛;道路绿地服从于快速交通的线性排列,廊道的功能被弱化;居住区里极尽奢华的绿地带给人们无尽的占有欲望,成为开发商赚钱的手段。
“生态”宣传的外衣下却隐藏着严重的生态危机:盲目追求大树、豪树、珍品树,大部分原来生长在乡村的大树被掠夺,斩首斫足移植到为让少数人拥有的私家绿地里、市政大楼前的广场上,奄奄一息,成为生态造城的牺牲品。追奇猎艳的景观大道上的外来品种代替了乡土植物,绿地率单一指标追求下的大草坪、单群落等“伪生态行为”充斥城市;生态社区、生态广场、生态公园等概念大量涌现,拦河筑坝搞生态漂流等恶行愈演愈烈,严重误导损毁了公众心中的生态形象。
这主要是由于公众普遍缺乏“生态文明”意识,市民的生态觉悟不高,政府的政治关注与宣传不够,国家的“生态文明”教育还不到位。同时自然生态作为一项资源或财产,缺乏明确的产权主体,在公共利益没有代言人、维权人的情况下(很大程度是由于规划行业、政府的忽视甚至误导),自然容易被人忽视甚至恣意破坏,成为城市建设的牺牲品。
2.2风景园林引领“生态文明”建设
风景园林作为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根本任务的学科,一直致力于两个层面的问题研究:如何有效保护和恢复人类生存所需的户外自然境域?如何规划设计人类生活所需的户外人工境域[6]?完全从事着人居环境的生态建设工作,使人在冷酷的钢筋混凝土丛林里维持着和自然的丝丝联系。
可以看到,从风景区规划、区域生态系统规划、城乡绿地系统规划到城市公园设计、居住区绿化、室内植物栽培,风景园林一直以来都在践行生态实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者。可以相信,“生态文明”时代下的风景园林必然会探索出更优、更全、更适合自然发展规律的人居环境生态理论,为全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社会做出巨大贡献。
笔者认为,在生态学原则的指导下,满足“生态文明”的风景园林还有大量的基础工作和深化研究要做。在此就其工作重点与发展方向提出自己的几点意见:
2.2.1提高风景园林的社会关注,树立“生态文明”的崇高理想
城市的生态化发展模式是在传统工业化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对工业化发展模式的重新审视与辩证否定,是对工业文明深刻反思的结果。风景园林作为生态城市建设的一部分,是城市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支撑。
提高风景园林的社会关注有助于培养人们对自然的关怀,提升“生态文明”的社会价值观:丰富的景观要素和物种多样性的环境为宣传生态和倡导“生态文明”提供了机会和场所。通过组织植树、认养树木、放养鱼苗、观察动物生活习性和参与生态观测试验、拍摄风景和动植物主题的影像作品、制作标本、落叶书签等各种活动,把生态公园办成人们走向自然的第一课堂;作为宣传自然生态知识的载体,启迪人们与自然生态环境共存的意识,让游客在公园中领略生态美的同时,树立正确的绿色、环保、生态的生活观念、消费观念,真正将生态意识植入每个人的生活中。从而更好地为我们的城市创造一个生态和谐的人居环境。
给予风景园林以更多的社会关注,将更加有利于风景园林学科在更加广阔的视野和更高的平台上汇聚优秀人才、凝练学科发展方向、构建研究平台和基地,以进一步整体提升我国风景园林学科水平,服务于我国迅速发展的资源环境保护和人居环境建设[6],为“生态文明”建设多作贡献。
2.2.2将生态系统规划提升到城市规划咨询的优先位置
传统城市规划表现为对自然生态的胁迫,自然要素更多地被视为城市建设的限制和约束条件,而生态城市规划内在的要求是建立在自然生态规律之上的,反映到空间建设上,就是对自然生态格局、过程的尊重[4]。在城市规划中应始终把生态建设作为核心思想,把对自然生态格局、过程的尊重和模拟作为生态城市规划的重点,全面推动城市环境生态化、工业生态化和社会生态化的宏伟蓝图。
在人居环境大学科的学科分工中,风景园林应该首先统筹国土生态安全,充分考虑生态廊道贯通,生态敏感和脆弱区域、地质构造异常地区、动植物繁衍、栖息和迁徙地区、水源发源地的保护控制,干旱地区的合理规划,严格划分耕地保护区和文物保护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在城市规划中应优先考虑编制,在与其他功能相冲突的时候享有优先权重,充分建立生态优先的价值观念;城市规划应该提高城市用地的产出,研究复合功能高效生产;建筑学应该结合生产力的高端技术,往空中要空间,向地下要空间,让更多的地表与建筑表皮披绿挂绿。
建成区需要从细部开始绿色革命,将城乡各角落的微绿地块组织起来,成为城市发展和城市更新的单元核心,动员连接其他附属绿地,蔓延建筑立面,包裹建筑顶面,覆盖街道基础设施,修复水岸水底。绿地不断产生、顽强生长,最后连成一片,成为“燎原”之火。
人们在城里生产,到城外生活,可以将主要功能集约于合适的场所,主要的交通设施合理埋设于地下,地面让出大量的绿色空间给自然,让鸟儿飞翔、花儿盛开,让动物可以有足够安全的距离,有自己的生态圈。人们可以在优美的环境里享受慢生活,有自由的、安全的、畅通的路径分别导向旅游点、文化馆、书店、工作场所,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多元生活,可以有时间关注心灵,有空间关注生态,从而实现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7]。
2.2.3大力推行“城市绿道”运动
近几年在个别城市兴起的绿道建设不失为风景园林人士对生态人居环境不懈探索的优秀成果。
绿道首先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建设,通过对河流绿地、城市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高速公路隔离带、乡村自然绿地等的整合修补,将整个区域的绿地系统联合起来,打通生物之间迁徙、交流、栖息的生命通道,起到生态廊道的作用。绿道同时能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从城内交通来看,“绿道”连接地铁等公共交通,起到了分流作用。从城外交通来看,“绿道”连接港口、码头、铁路、公路客站,起到沟通连接的作用。从绿色交通来看,自行车道、电动自行车道,都可以利用风力及太阳能发电,为电动自行车充电,是低碳、零碳的出行方式,有利于推动节能减排。通过提供便捷而又赏心悦目的“绿道”来使人们能到一个身心放松的绿色空间健身、交流、郊游、散心,能够在紧张的都市生活与宽松安静的乡村之间找到一处心灵与身体都得到恢复的地方,促进身心健康。“绿道”将文化自然遗产、生态保护区、公园绿地等串起来、联起来、围起来,是对当地的景点、文化自然遗产以及其他不可再生资源恰如其分的、有效的保护。而且使这些景点的服务功能极度放大,使这些平常藏在深山、躲在乡下的资源可进、可观、可游、可学,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环境对于城市现代化的均衡互补作用[8]。
“绿道”必然成为现代汽车交通分流的慢行系统的典范,从而减少交通拥堵与污染排放,改善人居与生物生态环境、成为实现“生态文明”的巨大推手。
2.2.4掀起“农村包围城市”的大革命
无组织、无计划、无视交通和服务设施的城市盲目扩张,消耗了大量农田和自然资源,严重损害了环境、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利益,对生态与人文环境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坏。农田、牧场、森林被蚕食,空气、水资源质量下降,湿地被破坏,导致城市绿色空间减少、环境恶化,富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景观和人文风貌也随之消失,进而影响城市生活的环境品质与城市社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是农耕文明历史最长的国家,农耕文明的特点就是在一个地方长期定居,并与周围生态环境和谐共存。我国的村落、历史文化名城一般都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定居一个地方那么悠久,必然会创造出一整套与周边环境友好相处、天人合一的生存和生产理念。这些生存理念包含有呵护环境、敬畏自然、节约建筑模式和生产与生活的习俗经验,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传统智慧的结晶。
现代城市规划学的创始人、社会学家霍华德在考察英国上百年城市化利弊之后总结认为,“城市与农村必须结为夫妇,这样一种令人欣喜的结合将会萌生新的希望,焕发出新的生机,孕育新的文明”。城市跟农村应该是阴阳互补,协同发展,即城乡一体化互补协调发展[9]。
农村与城市发展要相互间隔,互相支持、互为依托。农田的包围要限制城市的无限蔓延,同时为城市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支持与生活物资保障;城市的组团式集约发展为农村提供技术支持与相应平等的社会服务,城市与农村各自分工明确、地位平等、消除二元经济体系差异、保持动态平衡。
2.2.5倡导“生产型”的城市美化运动
人口危机、能源危机、粮食危机、生态危机是当代世界最为严重也亟须处理的全球性问题。如何同时解决诸多的环境问题,成为各个国家共同探索的主题。
改变工业文明以来对农业文明的逐渐抛弃与轻视,对原始美学、农耕美学的鄙视与不屑,改变城市边角美化为大尺度的生态规划、调整传统单纯装饰作用的园林植物的使用向既有生态价值、美学价值、又有生产价值的都市丰产农业景观,为解决现代生态问题、粮食问题、及创新思维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原始并不丑陋,传统并不过时,生产并不可耻!
城市融于自然,自然融于城市,“生态文明”需要自然、经济、文化、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面对人口基数越来越大,可用耕地越来越少,单纯起美化作用的城市园林建设逐渐变得不可持续起来,这就需要我们创新思维方式,改革传统做法,寻求新的、适合社会发展的景观途径。城市群要凸显绿色主题,行绿色交通,住绿色建筑,吸绿色空气,吃绿色食品,构建城市大生态的支撑系统,提升城市生态足迹的环境与社会承载力。
应积极推广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鼓励室内绿化,开展立体绿化及空中绿化,这样可使墙面温度降低、噪声减少、还有净化空气、降低粉尘、美化环境等功效。可采取围墙绿化、窗台绿化、檐口绿化、高架桥悬挂绿化、破墙透绿等装饰绿化,这些绿化设施都可以和日常生活所必须的蔬菜、水果、药用植物等结合起来,在取得生态成效的同时要积极研制新的生产转化型园林物种,争取获得更多的收益、更大的成功。
当代的一些景观实践已经证实该路径的可行性,经过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当代一些巨型建筑和城市空间及大马路将被改造成新的田园景观,为新田园城市提供绝好的生产和游憩场所。
2.2.6利用高新技术加速“生态文明”进程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文明有了越来越多的选择性与可能性。风景园林应充分利用已有的先进技术,结合日常的规划设计工作,加速实现“生态文明”进程。
例如在园林规划设计中太阳能、风能的合理利用可以减少对城市电网的需求甚至可以生产盈余能源;可以用生物综合防治来减少有机高污染农药的使用,维持生态平衡;结合城市街区改造工程,对道路红线以外的部分进行硬化地面的复原性改造,增设透水性路面砖提高地表降水的下渗率,既可以提高城市地下水位,又可以减少强降雨时地表水对城市排水管网的压力,减小市区内发生洪涝灾害的危险;尊重城市河湖水系的原生状态,尽量采用自然式生态驳岸护坡,在不得已实施水利工程建设的时候多采用可进行物质能量交换与植物生长的仿生麻袋、护坡植草网、植草砖等高新技术;利用现代无土栽培与仿生材料等技术最大限度地实现城市建筑的绿化覆盖与生产转化;利用高新建筑技术,向地下和空中要空间,把地面空间更多的留给培育生态环境的绿地建设;利用现代生物与材料技术制造一系列可降解、可循环利用、无污染的生态建筑材料。
3.总结
“生态文明”是到目前为止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最高形式,其中的发展规律及理论研究还在不断的深化拓展当中,风景园林应该紧紧抓住“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机遇,以建设“美丽中国”为己任,创新发展,迎接挑战,团结奋斗、开拓创新,做好“生态文明”建设的领跑者,提供“生态文明”的核心支撑,践行“生态文明”的生产主力军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薪, 刘德顺.构建“生态文明” 造福千秋万代[J].低碳世界.2013(2):044-047,2013.02
[2] 方精云, 朱江玲等.从生态学观点看“生态文明”建设[J].中国科学院院刊.28(2):182-187,2013.02
[3] 邓永芳, 胡文娟.当前国内关于生态社会研究的文献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41(3):1409-1410,2013.03.
[4] 杨培峰, 易劲. 生态理解三境界――兼论“生态文明”指导下的生态城市规划研究[J].规划师.29(1):5-10,2013.01
[5] 俞孔坚.低碳美学下的新桃源憧憬和中国实践[J].广西城镇建设.2012(1):46-49,2012.01
[6] 增设风景园林学为一级学科论证报告[J].中国园林.2011(5):4-8,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