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这种现象叫做产业转移。承接产业转移是当前欠发达地区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一种方式,也是我国提升产业竞争力、实现科学发展的战略。然而,承接产业转移对欠发达地区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科学有效地承接,规避在承接过程中遇到的风险是欠发达地区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关键词:文化产业论文,欠发达地区,产业转移,风险规避
欠发达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时应结合自身实际,立足地方和产业的特点,并且充分学习借鉴其他地区的成功案例,综合考虑到以上所述的诸多风险,找出能够有效解决问题规避风险的方法,寻找一种适合自己的产业承接模式,这样才能真正走出自己的承接和发展之路。
1欠发达地区产业承接中规避风险的空间路径
(1)以“工业园区”集中承接产业转移。工业园区的打造集产业聚集和辐射效应、工业化和城镇化功能为一体。建设工业园区,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一方面,在区内统一规划、建设、管理,实施一条龙运作,加快市场技术信息交流的速度,实现区内水、电、路、污水处理共享,提升产业的配套能力,从而达到形成规模经济,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业竞争力的目的。我国的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就是凭借产业集群这一优势吸收了大量外资,占我国吸收外资总量的50%以上。目前,江苏省开始重点推进挂钩合作双方在苏北共建产业园区,进一步深化了“南北挂钩”合作的形式。另一方面,工业园区的产业聚集辐射功能、示范作用和体制创新功能还能拉动欠发达地区整体产业的优化升级。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欠发达地区区位条件。首先,加强硬环境建设,构建便捷的交通网络,形成良好的物流条件。以苏北地区连云港为例,连云港位于南北过渡和陆海过渡的交汇点,是国际通道新亚欧大陆桥(中国境内为陇海、兰新铁路)东端桥头堡,具有海运、陆运相结合的优势。要加大对连云港港、连霍高速公路(连云港――新疆霍尔果斯)、同三高速公路(黑龙江同江――海南三亚)、陇海铁路线上连云港东站、连云港站等的建设。其次,加大力度发展教育、金融、信息等软件产业。强有力的金融支持政策和对网络信息平台的健全更有利于企业融资渠道的畅通,地区之间信息的快速交流。最后,要注重人才的培养,人才是吸纳外资和产业转移的真正的和长远的优势。连云港在注重加强当地的教育、人才培养的同时也要积极引进优秀人才,为人才流动创造良好的条件,为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2规避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中风险的产业路径
区域的经济状况主要取决于该地的主导产业是什么,而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则是由潜导产业指引着,所以我们目前面临的最直接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资源型区域的产业转移。因此,实施产业转移承接的过程中必须遵守主导产业、潜导产业结合发展的原则,促进资源型区域向更科学更环保的产业发展。
欠发达区域要想快速地发展本地经济就要考虑把发达地区相对成功的产业承接过来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打造有自身特色的主导产业。借助于发达地区或邻近地区承接较好的案例开发本地的潜在优势产业,对于短缺的资源要素如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等政府部门应给予支持,不断引进以突破这方面的制约,使得潜在的优势能够逐步转化为现实的优势主导产业。产业转移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发达地区的淘汰产业的地理位置的改变,但是,如果引进地区不能够做好升级与转型,那这种产业即使转移过来也不会实现该地区的长远发展,甚至带来的影响也是弊大于利。政府应该鼓励产业、研究相结合,帮助企业实现在欠发达地区更好地生存与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自然资源在不断减少,很多地方都面临着经济发展需要资源与资源、环境的恶劣境况不能满足经济发展要求的问题,而且随着各国对自然环境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现在的产业政策也倾向于低碳环保高科技。在这样的政策导向下,不仅发达地区要把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转移出去,而且欠发达地区在招商引资的时候也要对这样的产业提出新的准入标准,也就是说承接产业时要综合考虑到生态环境,社会要求,坚持“五位一体”的发展原则,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单方面的发展。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引入绿色环保技术以推动本区域产业低碳化和创新升级。
3欠发达地区产业承接中规避风险的企业路径
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只要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就意味着区域的经济发展能力与竞争力的增强。企业是市场经济中进行产业转移的主体,所以在承接转移产业时企业必须要着重把握好自身的生存、发展及竞争力的提高,做好区位选择。
3.1企业“强身”策略
(1)以优势产品为龙头,以骨干企业为依托,按照市场机制运作,通过优化资产存量,实施“强强联合”,组建和壮大一批专业化、规模化优势企业集团、产业集群、工业园等。优势产业可以辐射并带动周边产业或关联产业的发展,提高生产集中度和经济效率,进而促进整个区域企业高效发展。
(2)引进微型却不失特色、富有创新能力的企业。例如特色工艺技术、先进器械装备企业等,扶持此类企业相当于形成有优势的潜在产业。目前,中小企业在很多国家有着很好的市场发展前景,虽然企业的规模较小,带来的税收、经济增长效果缓慢,但它们往往可以呈现出良性的成长趋势,并且可以鼓励人民创业,很好地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富有创新能力且市场前景广阔的企业,完全能够通过提高自身竞争力质量来超越技术上趋于停滞的大企业。
(3)加强专业化协作,以产品为纽带,以资源互补为方式,积极推进该地区的资源有效、合理的配置。
(4)经济全球化要求企业应当实现与国际接轨,走上国际市场,全面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注重引进先进、科学、环保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系统,努力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柔性生产。 (5)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企业竞争的本质就是技术的竞争、创新能力的竞争。想要在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必须重视科技与创新的作用,要加大科研的投入,重视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引进,通过“引进来――走出去”,促进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及跨国公司的合作研究开发,努力推进科技与经济建设的融合,实现经济快速、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3.2企业对外合作策略
企业未来发展的趋势是合作大于竞争,由竞争走向合作,加强与国内外企业的合作,在合作中寻求合理的定位与分工。要不断丰富企业经营合作形式。可以通过合资、合作、参股、托管、贴牌生产等股权与非股权安排,借助跨国公司的所有权、内部化、区位优势及国内外优势企业的品牌优势。另外,通过垂直与水平分工,实现企业产品配套协作。要敢于走出去参与国际、国内大分工,不断扩大生产、销售,提高市场占有率。
3.3引进企业本土化策略
在产业转移承接过程中,为保证国家经济的安全、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走“引进―消化一提高”的路子,使企业核心技术、管理、设施配套等实现本地化。同时,企业在实现本土化经营的过程中不得不考虑塑造区域品牌的问题,无论是地区投资环境的组成部还是外在表现形式都要求塑造区域品牌形象,对地区发展能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实现本土化过程中,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是塑造区域品牌的根本办法。企业应当结合区域特点与经济整体的发展前景,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做好区域品牌的发展定位。区域品牌的产业支撑不仅是该产业本身,还必须要有相关的前后向产业进行配套,为此,政府应制定一系列相应措施,促进各相关产业的发展。
如连云港市,作为中国十大环境最美旅游城市、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中国水晶之都、神奇浪漫之都、江苏沿海大开发的中心城市、《西游记》文化发源地、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是一座山、海、港、城相依相拥的城市。它可以西游记文化为主题,以“神奇浪漫之都”为城市总定位,以“中国新能源之都” 为发展市场,深度挖掘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多方位运用好独特的山海旅游资源,多多举办一些类似“西游记文化节”、“连云港之夏”、“东海水晶节”等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使连云港的旅游文化得以有效地发挥和展示,推动旅游业从低端向高端的跨越,从传统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打响国际知名度,塑造良好的地区形象。
4欠发达地区产业承接中规避风险的制度环境路径
加强机制与体制创新,卓有成效地克服经济、社会、法律等方面的制度缺陷,营造更加有利于投资创业的良好环境,是欠发达地区促进产业转移承接的关键所在。
针对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出现的分配利益、信贷金融、产权纠纷、土地使用等实际利益争端问题,提高司法效率。除了现有利益协调机制以外,应该设立独立、专门的区域利益协调和争端解决机构,对产业转移与承接中的利益分歧和冲突,提供大家普遍接受的,既权威又及时的解决方案。
制定合理的地方性法规,维护好企业及个人的合法权益。为了给人们提供一个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企业与政府应当团结一致,在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维护好区域品牌的同时,还应加大对产业的管理和监督力度,做到防微杜渐、未雨绸缪。目前,我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还不够,在这类问题日益突出和尖锐的情况下,地区应当要有忧患意识,提前严格要求,提高本地区的经济效益和区域品牌形象。
在承接产业转移时,欠发达地区应注重当地的环境保护,高度发展循环经济,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当地经济的一时发展。一方面,大力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另一方面,设立国家和区域层面的产业转移生态环境补偿基金,对产业转移对承接地生态环境影响,依据环保部门评估结果,进行实质性补偿。同时对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参与主体,在利益分享上给予一定处罚。
完善金融市场。欠发达地区的金融机构和融资制度与发达地区相比不够完善,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由于投资项目规模较大,加上市场变化较快,项目在引进和建设过程中会面临较大的不稳定因素。政府应建立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为本地中小企业提供流动性资产平台;积极培育区域性债券市场,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例,使资金能够有效到位、项目顺利进行。鼓励发展信托市场,拓展企业融资渠道,一方面帮企业解决了融资难题,一方面为人民提供更多的投资渠道,并且可分散投资风险。引导和规范民间金融,弥补正规金融供给缺口。银行是金融市场的纽带,支持组建地区性开发银行、发展地方性商业银行、鼓励外资金融机构在欠发达地区增设分支机构等都可提高经济环境的安全度与稳定度。
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是欠发达地区崛起的重要经济战略,是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是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证。如何早日摆脱贫困走向发达,承接好产业转移是一个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吴福平.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中的作用――以江西省为例[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09.
[2]孙君.苏北产业转移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1(23).
[3]金晓哲.贵州省承接产业转移的风险问题研究[J].知识经济,2013,(3).
[4]娄晓黎.产业转移与欠发达区域经济现代化[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4.
[5]刘兵.共建园区:产业转移与承接的探索与思考[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9(6).
[6]邹松涛,陈永华.长三角域内产业转移的实现机制分析[J].中国市场・物流与采购研究,2009,(15):66.
[7]王海霞.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商业时代,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