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论文培养幼儿泥工活动中的创新能力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论文 发布日期:2015-01-10 16:42 热度:

  摘 要:3岁~6岁阶段的儿童,小肌肉群正处于幼嫩的时期,思维阶段也是从直觉行动思维迅速向具体形象思维发展过渡,这时候他们最需要、最适合的就是大量手眼结合的运动。泥工活动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对培养幼儿技能技巧、提高幼儿素质,开发幼儿智力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泥工活动,实践,探究

  幼儿园泥工活动有操作性很强的内容、多样的色彩变化以及多变的形式受到孩子们的普遍喜爱。通过泥巴较为柔软的质地以及较高的可塑性,幼儿只需通过简单搓、团、压、捏、拉等手法,顷刻间就可以随意地创造出自己喜欢的造型,作品完成后有很大的成就感。其中蕴含着从观察到思维、认识到操作、想象到创作等多种教育契机。下面谈谈在泥工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一、常规教育,激发兴趣

  孩子初步接触泥工活动,对一切都感到新鲜,这时候的泥工活动主要是让孩子尽情地玩橡皮泥,不要过多地限制和示范。我们把重点放在常规上,教育孩子知道不能随便扔橡皮泥,不同颜色不能混杂在一起;要爱护橡皮泥,爱护自己和别人的作品;保持衣服、桌面、地面的干净整洁等。在孩子们有了一定的常规后,鼓励幼儿大胆地玩捏,尝试塑造一些简单的形体,对于技能没有硬性的要求,只要他们能积极参与到其中,体会到玩泥的快乐就可以了。幼儿期是最富有创新精神的阶段,他们大胆、浪漫、无拘无束地表现童心、童趣。孩子在玩橡皮泥的过程中表现出了很多创新性的精神,可以随意联想、拟人、“张冠李戴”,充分体现孩子们的天真烂漫。

  二、由简到繁,多个组合

  当孩子们有了一定的泥工经验后,就要引导他们学习一些简单的泥工技能,从手掌动作的掌握逐步过渡到五指协调动作,用搓、团、压等方法塑造一些简单的,幼儿感兴趣的物体,从生活中最熟悉、最简单的物体入手,让孩子掌握单个形体的基本捏法,如圆圆的葡萄,长长的面条,方方的饼干等等。在此基础上逐渐进行一些变形,葡萄上面压几道变成“篮球”,方方的饼干加两个扁扁的圆形变成小汽车,在这种“过家家”式的“泥巴游戏”中,孩子的兴趣都很浓,也能做出不少东西来。在颜色上也主要以单色和双色为主,让幼儿逐渐认识一些不同的颜色,孩子们在小班的时候大部分只能捏出物体的简单轮廓,在颜色上做出简单的区分即可。到了中班,泥工活动也从单种颜色增加到多种颜色的组合,幼儿可以自己选择喜欢的颜色捏物体的不同部位,大胆地进行想象。技能方面由简单的搓、按、压、粘到简单的组合。让孩子将各个单一的形状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家,他们会用二指捏做腊梅花,搓圆、压扁、再用二指捏的方法固定到树枝上。将一个个单个的小圆形围在一起变成一朵漂亮的腊梅花,看着枝头绽放的花苞,大家都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也激发了他们下次活动的兴趣。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尽量把相同或相似类型的物体安排在同一个主题单元里进行练习。如动物形象类、卡通形象类、生活用品类等,这样更加具有整体性,不会显得分散凌乱,孩子们也比较方便学习同一类型或相似类型物体的基本捏法。

  三、情景创设,领域渗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幼儿认识一切事物的前提。情境的创设能够充分激发幼儿的兴趣,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活动中尽可能创设情境,如做荷包蛋一起庆祝小熊生日,毛毛虫出去郊游,美丽的笑蝴蝶要参加森林里的化妆舞会等等,调动孩子们的感官,吸引孩子们进入情境中。当孩子们产生兴趣时注意力最集中,感知力最强,掌握知识技能最快,在兴趣的基础上泥工活动就更加事半功倍了。在情境教育中利用儿歌的形式把塑造形体的步骤、要领说出来,如做香蕉的时候可以编成儿歌“黄泥巴,搓搓长,弯一弯,变成小月牙,加个柄,变成小香蕉”;做蜗牛的时候可以编成儿歌“卷个花卷做蜗牛壳,搓个长条做蜗牛身,伸出两个小触角,小蜗牛爬得慢吞吞”逐步示范,边做动作边说明,使幼儿理解每个动作的顺序、要点。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的:“各领域的内容应相互渗透,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到了大班以后,由自主创作到小组合作,由简单展示到语言创编。孩子们在完成每一个主题后都会和同伴一起完成一幅“场景图”如“托马斯的变形故事”“小黄鸭的快乐旅程”“皮卡丘的一天”等等。在作品展示的时候,孩子们将“场景图”创编成故事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往往一个简单的组合,孩子们能够说出长长的故事,发挥自己无边无际的创新精神。展示个性、崇尚创新是发展的永恒主题和本质内涵,孩子们在制作过程中自由地、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想法,通过双手将自己的想象变成具体成果,通过语言将成果变成生动的故事,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样的活动,在不断提高动手制作能力的同时,也锻炼了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锻炼了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成果展示,树立信心

  成果展评是幼儿提高认识的过程,是培养他们审美能力的过程,当然更是他们体验创新乐趣的过程。这些作品是孩子们自己的作品,他们通过观察、思考、想象、动手生成的作品最能体现他们的自我价值。因此,孩子们总要想方设法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成果,希望别人认可自己的作品,期待得到他人的赞许。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多种评价方式,如自我评价、小组互评、集体讲评等。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引导幼儿谈谈制作的过程,有哪些经验可以介绍给大家;在小组互评的时候,更加侧重于观察对方作品中的特别之处、优秀之处以及可以借鉴之处;在成果展示中,要对幼儿的作品进行鼓励,对一些特别的有新意的作品大力表扬,往往有新意的作品能使幼儿的创新意识得到激发,在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后,孩子们会树立创新的信心,学习和创作的欲望也就更加高涨了。

  三年的特色活动,一团团泥土在孩子们手中变换着、创作着、游戏着,锻炼着孩子们的动手动脑能力。孩子们通过学习、讨论、尝试、评价等过程,不仅仅制作出了一些渗透其个性特长的作品,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实践,将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了极大个性化发挥,愿孩子们永远保持这份创造和快乐。这便是我们对孩子进行泥工创作活动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章锦.浅探如何在美术教育中发展幼儿的创造力[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11(1).

  [2]徐辉华,孟杰.幼儿园泥工活动的探究[J].山东教育,2013(14).

文章标题:中小学教育论文培养幼儿泥工活动中的创新能力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aoyu/xueqian/24808.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