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是由发电厂、送变电线路、供配电所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能生产与消费系统。它的功能是将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过发电动力装置转化成电能,再经输电、变电和配电将电能供应到各用户。关于电力系统方向的文章写作也是不在少数,所以这里也是给大家整理了一些电力系统论文参考文献,供大家参考。
[1]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模式识别的神经网络方法[J]. 孙福寿. 电子设计工程. 2020(12)
[2]电力系统低频振荡在线监测研究[J]. 张乐. 信息技术. 2017(10)
[3]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原因及抑制方法分析[J]. 何世杰,康博,张利民.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5(01)
[4]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类型判别研究与分析[J]. 周专,常喜强,张增强,王衡,张锋,贠剑. 四川电力技术. 2015(04)
[5]基于子空间法的电力系统低频振荡辨识[J]. 徐桂珍,吴寒. 科技创新导报. 2014(03)
[6]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现象以及实例浅析[J]. 薛善启,李焱刚. 科技与企业. 2011(14)
[7]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机理及抑制措施[J]. 马光华. 云南电力技术. 2010(05)
[8]汽轮机系统对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影响[J]. 牟小松,成涛,林莉,牟道槐.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2)
[9]甘肃陇南碧成系统低频振荡的分析与治理[J]. 刘峻,行舟,何世恩,郑伟. 电力设备. 2006(08)
[10]电力系统低频振荡对汽轮机组运行安全性的影响[J]. 张宝,樊印龙,印旭洋,胡洲,顾正皓. 中国电力. 2017(10)
[11]新型电力系统场景下抽水蓄能的应用探讨[J]. 王磊,魏敏. 水电与抽水蓄能. 2021(06)
[12]新型电力系统的“碳视角”:科学问题与研究框架[J]. 康重庆,杜尔顺,李姚旺,张宁,陈启鑫,郭鸿业,王鹏. 电网技术. 2022(03)
[13]元宇宙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 周博文,奚超,李广地,杨波. 发电技术. 2022(01)
[14]新型电力系统智慧物联感知技术标准体系研究及思考[J]. 吕顺利,丁杰,张海滨,梅德冬,侯宇. 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 2021(08)
[15]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创新方向研究[J]. 吴智泉,贾纯超,陈磊,张迪. 太阳能学报. 2021(10)
[16]储能技术在新能源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J]. 叶秋红,武万才,徐志婧,屈颖. 中国新通信. 2021(23)
[17]储能技术在新能源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分析[J]. 杜芳. 中国高新科技. 2020(20)
[18]大数据架构下电力系统风险评估[J]. 卜云,高传海,李文芳,徐伟刚,周全.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21(01)
[19]计及光伏发电的新能源电力系统惯量评估[J]. 李东东,郭天洋,刘庆飞,张佳乐. 太阳能学报. 2021(05)
[20]赋能零碳未来——英国电力系统转型历程与发展趋势[J]. 景锐,周越,吴建中.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21(16)
[21]双碳目标下的新型电力系统规划新问题及关键技术[J]. 韩肖清,李廷钧,张东霞,周鑫. 高电压技术. 2021(09)
[22]电力系统助力“3060”双碳目标实现[J]. 才秀敏. 电器工业. 2021(05)
[23]“双碳”目标下的电力需求侧管理进阶与变革[J]. 曾鸣,王俐英.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21(10)
[24]“双碳”目标下中国能源转型路径思考[J]. 高虎. 国际石油经济. 2021(03)
[25]发展新型电力系统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J]. 舒印彪.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21(07)
[26]智能电网中网络安全的关键性技术与应用研究[J]. 华敏.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14(10)
[27]电厂厂级监控信息系统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来方. 数码世界. 2016(12)
[28]电力系统在线动态安全评估和预警系统[J]. 严剑峰,于之虹,田芳,周孝信.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8(34)
[29]电力系统稳定的定义与分类述评[J]. 孙华东,汤涌,马世英. 电网技术. 2006(17)
[30]“双碳”目标下我国能源电力系统发展前景和关键技术[J]. 周孝信,赵强,张玉琼.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2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