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在投稿过程中都会出现不同的错误,可能第一次投稿出现的错误第二次投稿不会再出现,但是很难保证又会出现其他错误。所以,在平时,每位作者也要多交流,看看其他人都犯过哪些错,吸取经验教训,取长补短。本文小编就汇总了一下投稿过程中最容易犯的一些错误和经验教训。
相关案例一:危险的催稿
经历(或总结):前阵子有个师弟投稿了某SCI杂志,时隔40天进行催稿。先前没有也没有跟我或者其他师兄一起商量,而是写了封很直接的催稿信询问状态。他的催稿信大意是这样的。
尊敬的《xxxx》杂志社编辑: 我是XX大学的一名博士研究生,本人于3月19号拟投稿贵杂志文章一篇。题名:xxxxxxxx(稿件编号: xx)。多次查看贵杂志社主页投稿系统,仍然是处于审稿状态。由于今年毕业的急迫,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结题的需要。所以在此希望编辑能够尽早给出处理意见。
教训(或经验):结果很不幸,第二天就收到拒稿信了........回顾来看,其中有两处不妥。一是40天催稿实在太仓促了,大多数情况下SCI编辑不会有意拖延审稿进度,有时投稿较久没有消息,主要还是寻找审稿人和审稿过程较为漫长了点。二是声明文章发表是由于基金结题所需,实在不是个高明的理由,会让人觉得这样的科研功利性太强,甚至让老外质疑研究工作的真实性。
另外,据说有一个关于“催稿的结果”调查:20%直接拒,10%直接收,50%要你等(告诉你催了审稿人),20%没反应。所以这里奉劝所有正在投稿并准备催稿的朋友慎重,是否给了编辑和审稿人足够的时间审稿考虑。建议至少等2个月再考虑委婉催稿,催稿的理由也不必那么冠冕堂皇,直接询问某天所投某文章状态如何,并致谢即可。
相关案例二:一稿多投
上学的时候,有个老师的课题要结题,急着要发文章出来好交差,为了缩短时间,一稿多投,还是我帮他投的,记得好像投了4个国家或地区的4个杂志,商量着应该不会有问题,但是过了两三周的样子,国内的一个同行就给这个老师打电话,原来4个杂志有两个杂志同时送到了国内的这个同行手上审,幸亏这个同行和我们的这个老师挺熟的,没把这事给捅出去,不然,后果……,身边还有同学什么的为了毕业,一稿多投,心情可以理解,但是,还是应该杜绝这种不道德的现象。
相关案例三:试剂
一个朋友发表文章后,文章中列了的使用了国外某个公司的试剂,结果,国外这家公司就给他发email,要求他提供他用的试剂的货号、订单号、订购时间等信息。所以,如果你用的是国产的试剂,不要为了提高档次或其他考虑,而写成进口试剂,有的公司会去核实的,此外,要是没有用这试剂,或是根本就没有做这部分工作就写了,性质就更恶劣了。
这些都是很多研究生在发表论文的时候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一不小心可能就会误了发表时间,所以,应该引起每个作者的注意来。